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图片,反映出中华民族在与“旱”“涝”斗争中形成的智慧成果的是( ) A.①②...

下列图片,反映出中华民族在与”“斗争中形成的智慧成果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别图片,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图片:①是铁犁牛耕耕作方式;②是农业灌溉工具;③是农业播种工具;④是主要适用于西北地区的灌溉发明“坎儿井”。结合题干要求,可知,符合设问条件“灌溉类发明”的只有②和④两项。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11839年……中国以技术成就农业经济的辉煌,但也陷入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陷阱。(姚余栋《重燃中国梦想:中国经济公元12049年》)这里的“‘高水平动态均衡的陷阱是指中国古代农业

A.是世界上最发达的                 B.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是高技术下的低效率生产           D.是简单协作的循环再生产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A. 夏商时期    B. 战国、秦汉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查看答案

史书记载商朝前期多次迁都,从汤所居的亳开始,其后又迁徙五次,皆不出山东省的南部和河南省的东部。最后的一次迁都是第十九代王盘庚于前1384年自奄(山东曲阜)迁殷(河南安阳),其后直至商朝灭亡,二百七十余年间,商都始终在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商朝后期农业耕作技术发展

B.统治者残暴奢侈,破坏自然环境

C.商朝前期自然灾害影响水稻产量

D.商朝后期黄河下游水患严重

 

查看答案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 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封闭性    B. 落后性    C. 脆弱性    D. 分散性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的农民分为自耕农和佃农。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有

自耕农承担田租、兵役、徭役等 佃农向地主交纳地租等 自耕农拥有自己的土地,佃农没有自己的土地 都有小生产者意识,都是落后阶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