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时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时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出现于

A. 春秋时期

B. 战国时期

C. 秦朝

D. 汉朝

 

B 【解析】依据“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可知这个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是战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故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标志中国古代耕田农具已相当完善并为后世所沿用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 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B. 铁犁牛耕的出现

C. 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D. 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查看答案

“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以下各说法中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A. 小农经济具有落后性

B. 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

C. 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生命力

D. 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

 

查看答案

《汉书》上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农民更加勤劳

B. 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 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查看答案

战国初年李悝为魏相,颁行尽地力的教令,指出治田勤谨与否会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荀子也认为,如好好种田,可以亩产数盆,等于一年收获两次。这两则材料都表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重视(    )

A.扩大耕地面积                       B.一年多熟制

C.增加从业人口                       D.精耕细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