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代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遗...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代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郑州商城遗址、湖北盘龙城遗址发现

了这一时期的铸铜作坊,这说明商代青铜铸造业已具有相当规模,青铜器种类增多,制作精巧,造型准确,器物上还出现了粗疏的动物纹或几何纹。商代后期,青铜器制作水平达到高峰,表现为器类繁多,造型庄重,花纹繁缛细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西周的青铜铸造技术又有新的发展。这一时期青铜器的突出特点是,器物上的铭文长,有的多达三四百字。它生动具体地补充了西周文献记载的不足,为研究西周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

材料二古希腊人把中国叫作“赛里斯”,即“丝绸之国”。在古罗马,凯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他们甚至不惜用相等重量的黄金去购买丝绸。后来上等丝绸每磅竟值黄金12两,迫使皇帝下令禁止皇家穿用丝绸。

材料三

清代珐琅彩瓷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状况及铸造的主要特点。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从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的发展特征。

(4)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有关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哪些认识?

 

(1)状况:青铜器铸造进入高度发达、繁荣时期。特点:规模大;技术先进并不断发展;器类繁多,造型美观。 (2)内容:中国丝织品在古希腊、古罗马影响大。结论:中国丝织业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丝织品出口多,价格贵,出口历史悠久;曾改变了古罗马贵族的服饰习惯,迫使当地最高统治者下令干预。 (3)特征:中外交流频繁;引进西方原料,改进生产工艺。 (4)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手工业品丰富了中外各国人民的生活;青铜铸造业、丝织业和制瓷业是中国传统手工业的主要代表。 【解析】(1)状况:根据“商代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得出青铜器铸造进入高度发达、繁荣时期。特点:根据“商代青铜铸造业已具有相当规模,青铜器种类增多,制作精巧,造型准确”“西周的青铜铸造技术又有新的发展”概括得出:规模大;技术先进并不断发展;器类繁多,造型美观。 (2)内容:根据“古希腊人把中国叫作‘赛里斯’,即‘丝绸之国’。在古罗马,凯撒大帝曾身穿丝绸长袍去看戏,引得在场的贵族羡慕不已”得出中国丝织品在古希腊、古罗马影响大。结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国丝织业技术先进、出口历史悠久以及对古罗马贵族服饰的影响等角度分析解答。 (3)特征:根据“开始用进口的珐琅原料花在瓷胎上,烧制出珐琅彩”,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外交流频繁;引进西方原料,改进生产工艺。 (4)认识:可从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丰富了中外各国人民的生活,青铜铸造业、丝织业和制瓷业是中国传统手工业的主要代表等角度分析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上述记述反映的问题是两宋时期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

B.技术的传承具有封闭性

C.受到官府压制发展艰难

D.主要生产日常生活用品

 

查看答案

《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传》云: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     )

A. 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

B. 西汉极力压制民间商业发展

C. 工官工场产品技术水平最高

D. 工官工场以生产奢侈品为主

 

查看答案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既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曰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

 

查看答案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官营手工业占有优势,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明中叶以后,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A. 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变化

B. 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

C. 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

D. 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