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雅典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必须到公民大会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这一规定
A. 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 B. 限制了雅典人的生活自由
C.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以法律形式规范公民参政
1982年,上海《文汇报》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其后,登载了《痛哉!〈租地章程〉》。这两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借古讽今。其影射的是
A.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C. 浦东的开发开放 D.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 清除了帝国主义在中国残余势力 B. 推动了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建立
C.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D. 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毛泽东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这段话出自
A. 《新民主主义论》 B. 《论联合政府》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论十大关系》
1945年9月,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围剿长江南岸、鄂浙皖东及桐柏山区奸匪。……警备阜阳、沈邱、商城、霍邱间地区,清剿各该地区奸匪。……除警备交通及剿匪外,并注意防范邻近战区之奸匪流窜。”该密令表明
A. 蒋介石积极部署围剿红军 B. 抗日战争已进入决胜阶段
C. 国共两党全面内战已爆发 D. 阶级矛盾正成为主要矛盾
据国民政府统计,1937年以前,全国大型厂矿3935家,沿海各省集中了80%以上。及至1943年,后方工厂已达5266家,与战前相比增加了18倍,涵盖了冶金、机器、造船、化工、面粉、造纸、火柴等上百种行业,成为中国新的工业基地与生力军。这表明,战时工业的内迁
A. 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 为全面抗战准备了条件
C. 加速了官僚资本恶性膨胀
D. 扭转了失衡的工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