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明代《海澄县志》记载:(漳州月港)“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酢(泛...

据明代《海澄县志》记载:(漳州月港)“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酢(泛指交际应酬)皆夷产”,成为“闽南一大都会”。这反映了当时月港

A. 对外贸易频繁

B. 民营手工业发达

C. 成为福建经济中心

D. 社会习俗西化

 

A 【解析】题干引文大意是:在漳州月港,农民和商人与洋人进行贸易,交易中的物品都是外国的物品,漳州月港由此成“闽南一大都会”。材料意思是“农民和商人与洋人进行贸易,物品都是外国的物品”,说明此时对外贸易频繁,A正确;“民营手工业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错误;材料意思是漳州月港由此成为“闽南一大都会”,而不是“成为福建经济中心”,且和材料主旨不符合,C错误;“社会习俗西化”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 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 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 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 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

 

查看答案

《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对于农、工、商、虞(从事山林水泽行业的人),政府应“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材料表明司马迁

A. 认为政府应平等对待农工商虞

B. 主张运用法律手段来限制商业行为

C. 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适度干预

D. 肯定了追求财富是人类的自然本性

 

查看答案

《长安志》是记述唐都长安宫城、坊市及属县的专著,北宋宋敏求(1019~1079)撰。书中说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也有人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这一现象反映出唐都长安

A.城市布局整齐       B.城市功能单一     

C.城市规模过大      D.经济功能突出

 

查看答案

唐朝元稹《估客乐》:估客无住着,有利身则行。出门求伙伴,入户辞父兄……求珠架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该诗信息说明了唐朝(   )

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商业繁荣    人们重利轻义,儒家仁义道德遭破坏

各民族经济交流频繁              长安是全国商业中心,汇集了各地特产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C.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 “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