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瑞典大科学家、发明家和实验家诺贝尔生前这样写道:“唯一正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瑞典大科学家、发明家和实验家诺贝尔生前这样写道:“唯一正确的解决办法就是一个条约,所有国家的政府都签约保证,任何一个国家一旦被攻击,他们就共同来保护它。这将逐渐导致部分地解除军备。”带着这样的理念,他死后将所有财产的五分之一“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1896年临终遗嘱)。

材料二当得知美国在日本投下了刚刚研制成功的原子弹时,爱因斯坦曾说“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人们将用什么武器,但我能确认,第四次世界大战将会用石头和棍子来打。”

(1)结合史实说明诺贝尔设想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它的“理念”是否落实了?为什么?

(2)分析爱因斯坦作出这番“预言”的原因,表达了他的什么思想?

 

(1)“解决办法”的实质是:消除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一战后,美国倡议签订了《国联盟约》,二战后美苏主导签订《联合国宪章》成立联合国(答“非战公约”亦可)。没有。因为霸权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存在。 (2)核武器拥有足以毁灭世界的杀伤力和破坏力。表达了爱因斯坦爱好和平,利用科技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 【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分析材料,根据材料中“所有国家的政府都签约保证,任何一个国家一旦被攻击,他们就共同来保护它。这将逐渐导致部分地解除军备。”诺贝尔的解决办法实质上是消除战争,维护和平,第二小问可联系史实,20世纪又爆发了一战和二战等大规模战争,所以说没有落实,但人类社会也在为此而努力。第(2)问分析材料,可以这样理解,爱因斯坦的意思实际上是第三次肯定是核战争,人类会遭受到毁灭性打击,而世界被毁灭后的人类只能从头开始,从最原始的社会阶段重新发展,所以才会出现材料中爱因斯坦的预言——“第四次世界大战将会用石头和棍子来打”,这表达了爱因斯坦对核武器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

材料二没有希望或牺牲,也没有宗教。想象全人类,都生活在和平之中。想象世上没有占有,我想你不可能做不到。不再贪婪,没有饥饿,四海皆兄弟。想象全人类共同分享这世界。你可以说我是个梦想家,但我不是唯一的一个。但愿有一天,你能加入我们,世界就能合而为一。

——《想象》约翰·列侬

请回答:

(1)材料一是何时成立的机构提出来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除了“我”,你还能举出哪几个著名的“梦想家”

(3)20世纪以来,人们强烈渴望和平是基于哪些教训?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材料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和意图。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

(2)材料二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一宣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查看答案

反战和平运动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有

①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②参与阶层主要是学生

③具有全球性特征

④由分散走向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反战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 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

B. 推动了裁军进程

C. 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的政策制定

D. 制止了军备竞赛

 

查看答案

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兴起的原因有。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②美国挑起“冷战”

③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④各国共产党的号召和组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