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被称为“和平鸽之父”的毕加索,创作“和平鸽”是为了——而作 A. 为庆祝世界人民...

被称为“和平鸽之父”的毕加索,创作“和平鸽”是为了——而作

A. 为庆祝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的召开

B. 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C. 为庆祝联大在无反对票的情况下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D. 为庆祝《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

 

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欣然挥笔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飞鸽,故A项正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在1945年,故B项错误;1948年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故C项错误;1968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签订,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际和平年是

A. 1985年

B. 1949年

C. 1986年

D. 1950年

 

查看答案

提出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要求的是

A.斯德哥尔摩宣言              B.《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C.《国际和平年宣言》              D.《人类的危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68年,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刺,引起了美国100多个城市的黑人抗暴运动。以反战姿态参与1968年总统竞选的罗伯特·肯尼迪也被暗杀。国内“到处弥漫着‘恐惧、不信任、愤怒和离异’的气氛,城市动乱又不断发生,群众抗议浪潮已成雷霆万钧之势”。而且,非暴力主义原则在此阶段的和平运动中失去了效应。“情绪化的暴力冲动宣告了相对温和的反战抵制运动的终结。”

——查尔斯·R.莫里斯《激情时代:1960~1980年的美国》

材料二1969年,美国500多所高校爆发了学生运动,罢课、示威、占领校舍甚至武装暴乱,形势一片狼藉。1970年,俄亥俄州立肯特大学的学生在校园举行反战集会,遭到国民警卫队镇压。在5月9日的全国抗议日,“全国400多所大学院校罢课游行。10万群众涌入华盛顿”。

——约翰·布卢姆《美国的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以上两段材料中美国反战运动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对美国1968年至1970年的反战运动进行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反对越战的歌曲《随风而逝》:

要独自走过多少的远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息?炮弹还要再呼啸几时,才能真正销声匿迹?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

材料二约翰·列侬是英国著名的甲壳虫乐队的主唱,也是一个坚决的反战人士。1969年,他发表的第一首个人单曲就是《给和平一个机会》,这首地地道道的反战歌曲在当时的社会上大受欢迎,在多次反战活动中被人们反复高唱。今天,它仍然可以说是反战歌曲中的一个高峰。

材料三如果人类能生存下去,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就可以算作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人活着而了解它,逻辑的真理也是不值一文的。

——罗素

(1)歌曲《随风而逝》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其反映出美国人对此持怎样的态度?

(2)《给和平一个机会》反映出世界人民怎样的共同心声?

(3)自20世纪以来,人们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

 

查看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反战运动对世界局势的重大影响不包括

A. 对制止世界大战起了积极作用

B. 推动了裁军进程

C. 影响各国政府及政党的政策制定

D. 制止了军备竞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