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

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表明

A. 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

B. 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

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

D. 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

 

D 【解析】A.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 B.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 D.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 1913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还未发生,A项排除;材料中“社会主义”体现了孙中山对民生的关注,他一直是资产阶级革命家,未转向社会主义,B项排除;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奋斗目标,并非权宜之计,C项排除;材料反映出孙中山吸收社会主义思想,关注民生,思想与时俱进,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些信息,对该表认识最准确的是

A. 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B. 体现了法西斯日耳曼民族优越论

C. 研究历史视野从孤立分散走向联系整体    D. 是工业革命在史学上的反映

 

查看答案

学者罗明先等人认为,孔子一直作为传统儒家文化的载体而存在着,现在要打倒孔子,人们就像突然失去了信仰一样,思想上不知该何去何从。也正是因为这种混乱,所以新

文化运动很快就结束了,进入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时代。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是

A.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C. 打倒孔子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结束

D.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查看答案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

A. 科学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B. 启蒙思想源于科学知识进步

C. 宗教改革推动启蒙运动产生

D. 文艺复兴促进自然科学发展

 

查看答案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管理思想变化

C. 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D.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查看答案

近代国际市场对生丝需求急增,江苏省蚕桑业迅速发展起来。1929年出口生丝价值为7500万美元。不仅产业规模扩大了,而且产业分工更为细化,产生了诸如蚕种制造业、植桑业、饲蚕业、蚕行、丝行、机器缫丝业等10余种新的行业。这表明

A. 西方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B. 对外贸易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

C. 中国传统生产模式开始解体

D. 民族工业结构呈现出不合理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