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 A. 财产平均分...

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

A. 财产平均分配    B. 禁止土地买卖

C. 实行土地国有化    D. 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代土地流转状况。题干说“田宅无定主”,反映出土地买卖普遍,所有权流转频繁。但不能体现分配情况,也无法说明土地所有权是在国家手中。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ABC与题意无关,也不符合宋代的史实,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查看答案

漫画《围剿公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的瓦解。“围剿公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对井田制的破坏

B.铁犁和牛耕的使用

C.土地所有者间的矛盾和斗争

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查看答案

《诗经》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语句,这反映出当时实行的主要土地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均田制

C. 氏族公社所有制

D. 农民土地所有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的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指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进与全球化》

材料三2000年,世界上最富有的20个国家人均收入,比最贫穷的20个国家高出37倍。两者之间的差距比40年前增加了1倍。其中最贫穷的国家是埃塞俄比亚,人均年收入仅有100美元;最富有的国家是瑞士,人均年收入高达3.84万美元。该报告显示,目前全世界有28亿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而其中又有12亿人的每天生活费还不足1美元。

——摘自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哪些因素?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源何在?

(3)“有人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请你评述这观点。

 

查看答案

以欧洲联合为代表的区域经济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根据要求完成有关欧洲联合的探究任务。

(1)根据所学知识简述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

(2)某同学收集到下列材料,它们可以解决有关欧洲走向联合的哪些方面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材料一

材料二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一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3)根据上述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走向联合对中国产生的重要启示。

(4)上述探究过程说明,我们在探究一个历史问题时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步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