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家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狡猾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 这些哲人受万有毅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宇宙通过因果关系“胶合”起来的事件组成,牛顿找到了这种因果关系的科学描述,并揭示出了它的法则……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了传统的物理学,改变了大多数接受教育的人对宇宙的认识。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麦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变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思想家在“人权”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

(3)材料三中牛顿所揭示的“自然法则”指什么?以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宇宙观的变化为例,说明自然科学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1)表现:将认识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人),强调人的价值和人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强调知识的作用,尊崇理性,追求自由。 (2)理性主义。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等。 (3)法则:经典力学体系。(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意义: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自然科学的发展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提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解析】试题解析:(1)依据材料中“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地位;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美德即知识”,强调了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同时苏格拉底崇尚理性和思想自由。 (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受到理性的检验”等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理论基础是近代科学革命,其核心为理性主义;第二小结合所学知识,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进行分析即可。 (3)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及运用的能力,结合“牛顿……揭示出了它的法则”,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牛顿所揭示“自然法则”指的是运动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宇宙观的变化”的相关史实分析归纳,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自然科学的发展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提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____淡定.阿利格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______莎士比亚

材料二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义,不可侵犯。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利属于人民。

                                                           _____卢梭《社会契约论》

(1)请问材料一体现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何种体制?材料二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深感“创巨痛深”,因此“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有字铎之言”......他们接过林则徐、委员所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旗帜,采西学,设局厂,谋自强,掀起了一场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这一以“师夷智”为新内涵的经世运动,不仅给经世学注入了新内容,将晚清经世实学思潮推向高潮,而且造成了中国文化结构的异动,为近代“新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______摘编自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

材料二甲午战后,更多的人开始以宽容的态度,接受西学。谈西学不玩如以往那样被诋毁为“士林败类”“明教罪人”,而是“识者渐知西法之不能尽拒,谈洋务者不以为为深耻”......维新人士试图建构的全新内涵的“中体西用”思想是在曲折中不断得到认同的。康、梁等人倡导的“中体西用”,其内涵上大大超过了洋务派所主张的学习西方的器械、技艺的表层。

                             ______摘编自刘长生、郑武成《中体西用思想与维新运动》。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前期“师夷智”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所学知识,支出维新派的“中体西用”有何新发展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材料信息及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完成上面“儒家思想的发展流变”表格

① 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

(2)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政治上形成了以⑥专制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统治。司法上,北宋司马光的《⑦》等史书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传统史学的观念影响。

⑥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

A. 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 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 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查看答案

1952年和1953年,国家通过从各方面调集专业人员,提前一年毕业分配理工科大学生,采取大规模培训等办法,迅速壮大了中国的地质勘探队伍,其人数有二百多人发展到数以万计。这一措施旨在(  )

A. 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B. 完善地质勘探工作

C. 实现教育体制改革    D. 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