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同1978年相比,1982年我国的工农业产值增长32.6%,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已...

同1978年相比,1982年我国的工农业产值增长32.6%,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已较为明显,而且,失调的经济比重也有所调整,国民经济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推动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 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逐步展开

C. 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全面展开

D. 国家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B 【解析】题干体现的是198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显著,这两者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由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而且主要是农村的改革成效显著,而城市的改革还没有全面展开,所以经济比重的失调状况有所改变,故选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于1992年之后,不符合题干所述时间爱你,故排除A;平凡冤假错案的工作与上述结果关系不大,不可以作为主要因素考虑,故排除C;题干说到的是国内经济建设的成就,故D不是主要因素,而且当时对外开放处于初期,“新阶段”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组织起来”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农业生产领域早在延安时期就出现了互助组等,建国后更是推广到全国各地,出现了初级、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据此可知,这一思想

A. 基于对小农经济弊端的考虑

B. 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C. 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 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查看答案

据1937年国民政府对农村调查所得资料估计,地主占有大约40%-50%的耕地。而且,在土地肥沃的东南地区,土地所有权更趋集中,地主约占全部耕地的60%-70%,而在贫瘠的西北旱地区域,土地所有权反而比较分散。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区间租佃关系发展程度有别

B. 不同区域土地政策实施的差异

C. 地区间农业商品化程度的差异

D. 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

 

查看答案

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材料中“现在”是指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全面抗战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孙中山以纺纱织布为例,认为棉布的制成除工人外,也离不开种植棉花的有关人员,因而其认为马克思的观点“忽略了社会上其他各种有用分子的劳动”,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据此可知

A. 二者都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

B.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 民生主义源自于剩余价值学说

D. 三民主义比马克思主义先进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维新派将呼吁社会风俗改良作为其政治宣传的内容之一;清末新政废除了满人特权,允许满汉通婚,以同等礼仪和刑罚对待满人汉人;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剪辫子,见面礼节等习俗发生变化。这说明

A. 政府发挥社会变革的主导作用

B. 政治变革与社会变革联袂而行

C. 突发性是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

D. 政治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原动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