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说:)自上古以来及诸经籍,焉有不先正名而得行礼乎?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披发之人。

——《魏书·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陆法言著《切韵》,时俗……皆以法言为吴人而为吴音也……论音韵者二十余家,皆以法言为首出……法言本代北人,世为部落大人,号步陆孤氏,后魏孝文帝改为陆氏。

——《苏氏演义》卷上

(提示:陆法言是隋代语言学家,《切韵》是一部关于汉字读音的专门书。)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如何从两个方面阐述“一从正音”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联系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试分析“陆法言现象”。

 

(1)孝文帝认为作为中原(正统)王朝必须说汉话;如果不说汉话,又会回到改革前的状态。 (2)陆法言是鲜卑贵族的后裔,撰成一流的汉语言音韵一书,他是鲜卑族对汉文化认同的代表,这一现象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解析】(1)根据材料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若仍旧俗,恐数世之后,伊洛之下复成披发之人”可知孝文帝从历史和鲜卑族自身发展角度分析“一从正音”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法言本代北人,世为部落大人,号步陆孤氏,后魏孝文帝改为陆氏”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孝文帝改革的成效及对后世的影响来分析“陆法言现象”出现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一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查看答案

把鲜卑与汉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措施是

A. 讲汉话

B. 改汉姓

C. 通婚姻

D. 改籍贯

 

查看答案

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 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C. 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

D. 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查看答案

独孤云是北魏孝文帝统治后期一名年轻的朝廷官员,下列行为将导致他受到惩处的是

A. 公然穿戴汉人样式的冠服

B. 用鲜卑语与同僚交谈

C. 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汉姓刘

D. 娶汉族士族地主之女为妻

 

查看答案

北魏迁都洛阳后,孝文帝改革的重点发生了变化,重点转向了

A. 制度革新

B. 移风易俗

C. 建设洛阳

D. 学习汉族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