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口述史是20世纪40年代首先在西方出现的历史研究方式,它是个人和社会对事件的表述...

口述史是20世纪40年代首先在西方出现的历史研究方式,它是个人和社会对事件的表述的是特定场景下的时空,表述的是被采访人的亲身经历。在美国,而且在英、法、德国出现了大量口述史研究机构,出现了大批口述史研究成果。中国谚语说的“路上行人口似碑”,也证实说口耳相传的作用与碑文记载具有同样的价值。这说明

A. 路上行人的语言是真实的历史

B. 口述历史资料可用于历史研究

C. 只有口述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D. 历史是语言和心理状态的反映

 

B 【解析】口述史是一种历史研究方式,“口耳相传的作用与碑文记载具有同样的价值”说明口述历史可用于历史研究,故B项正确;行人的语言具有极大的主观性,不一定能够反映真实的历史,故A项错误;口述史料是主观史料,不一定能够反映历史真实,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口述史,不是心理状态,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反映了1790--1860年美国大陆人口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美国

A. 工业产品的市场日益广阔

B.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 工业化具备了充足劳动力

D. 对外移民的增长速度在加快

 

查看答案

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约公元前430年--公元前354年)借一位公民之口批评了公民大会:相信你们自己,别相信他人;你们既不要听信我,也别听信他人;你们应该依靠你们的全部知识来判断是与非。这反映出当时

A. 公民大会已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

B. 公民对民主制的局限有一定认知

C. 公民大会受广大公民监督和质询

D. 雅典公民崇尚理性知识蔚然成风

 

查看答案

1953年,《人民日报》发文说:“河北省合作总社应当认真克服片面营利观点,公开肥料成本,重新确定合理利润,不要使下级社在经营中发生亏累现象,以便迅速调整肥料价格,克服社价和市价脱节现象。”该文章

A. 意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发展

B. 标志着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C. 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经济进程

D. 反映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

 

查看答案

1941年,在国民政府第二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上,张澜、罗隆基等人代表民盟,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施宪政。遭到拒绝后,民盟领导人没有再出席会议,以示抗议。这表明民盟

A. 主张联合共产党制约国民党

B. 反对国民党对抗战的领导

C. 努力进行民主政治监督实践

D. 没有认清社会的主要矛盾

 

查看答案

1927年3月,毛泽东说:“从前乡里人怕城里人,现在城里人怕乡里人。尤其是县政府豢养的警察、警备队、差役这班恶狗,他们怕下乡,下乡也不敢再敲诈。”这说明毛泽东认为

A. 分清敌友是首要问题

B. 必须发动农民参与革命

C. 革命就是打倒资本家

D. 反对国民党是革命目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