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31年,英国国会上院否决了首相格雷提出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改革法案》。...

1831年,英国国会上院否决了首相格雷提出关于扩大下议院选民基础的《改革法案》。在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这表明英国

A. 内阁并未掌握国家实权

B. 政治力量发生了变化

C. 国王仍然掌握国家实权

D. 工人政治权利得到认可

 

B 【解析】试题分析:英国内阁掌握国家实权,A错误;材料中“在各种压力下,英王支持格雷,并在上院中加入足够多的改革派,使得《改革法案》在1832年终获通过”说明政治力量变化导致结果,B正确;国王在18世纪以后,就“统而不治”,C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工人政治权利得到认可,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两极格局”就是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集团在世界权力结构中占据绝对主导位置,相互敌视、对峙,但是又不能击败对手的世界权力划分形势。下列不属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原因的是( )

A. 历史文化的差异

B. 国家利益的冲突

C. 意识形态的对抗

D. 力量对比的变化

 

查看答案

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 )

A. 秦朝的三公九卿

B. 汉朝的“中朝”

C. 隋唐的三省六部

D. 宋朝的枢密院

 

查看答案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材料中的“一条路”是指

A. 坚持“城市中心”

B. 工农武装割据

C. 坚持“持久战”

D. 实行人民民主

 

查看答案

朝核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热点,也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和平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斡旋,成功主办了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表明(  )

①中国奉行互信互利、平等和协商的新安全观

②国际社会意识形态的斗争已经终结

③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政治冲突问题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期,中国某政府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该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

①实行三权分立②实行责任内阁制③实行“耕者有其田”④立法维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