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经济政策“调整(或退却)”的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经济政策“调整(或退却)”的现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这种权宜政策,于是它被立即摒弃了。农民们拿起武器,反对无偿的征收。……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这一政策允许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对列宁来说,这种新的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们必须退却,而要诚实地面对我们国家今天所遇到的形势。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这个国家需要行动,而且现在就行动起来。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国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就全国而论,在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商业和集体农业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是脫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和美国经济政策“退却”的原因及相应措施的本质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意义,并从三国经济模式的“调教(或退却)”中,谈谈你的认识。

 

(1)原因: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伤害农民利益,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内战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苏俄一海军基地发生兵变,威胁到苏维埃政权。(任写两点即可,其他符合史实的也可) 美国:1929年爆发的经齐危机对美国的巨大破坏;面压危机,胡佛政府一筹莫展,自主义政策弊端突出;主张国家干预的罗斯福当选新一任总统。(任写两点即可,其他符合史实的也可) 特点:苏俄: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美国: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2)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促进了城市改革。(任写三点即可) 认识: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依据国情的变化,适对调整政策;制定经济政策必须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国情相结合。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苏俄和美国经济政策“退却”的原因要从两国当时的国情出发去进行解释,例如,俄国内战的结束意味着不再需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济恢复、工农联盟的巩固也不需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等,而相应措施的本质特点则要分别回答,例如,俄国措施的本质特点就是回答出新经济政策的本质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即可。 (2)首先应该明确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指的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意义其实就是回答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即可,例如,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为城市改革提供经验教训等。在谈认识时应该明确主要从经济政策要实事求是要从国情出发、经济政策的调整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等之类的答案均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是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一种现象,它揭示了

A. 发达国家控制世界贸易的现实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必然趋势

C. 区域集团化发展下的必然结果

D. 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本质问题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

A. 盛行黑奴贸易    B. 广泛传播基督教

C. 殖民扩张掠夺    D. 出现新型交通工具

 

查看答案

法国学者塞尔纳指出在法国历史上存在有一个“极中派”,他们是这样一个政治群体,很懂政治,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亲历1789—1794年革命历程的人十分了解议会斗争,并深感激进革命年代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的原因之一就是立法机构大权独揽。据此推断“极中派”

A. 反对立法权至上

B.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C. 想法严重脱离法国当时实际状况

D. 对法国大革命没有产生影响

 

查看答案

17世纪,荷兰法院普遍使用查士丁尼法以补充当地法律的不足。1836年,荷兰制定自己的民法典,从而有了罗马荷兰法的典型形式。借鉴罗马法的原则和制度在近代欧洲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材料表明

A. 欧洲近代沿用了罗马法法权理论

B. 荷兰是发展罗马法最典型国家

C. 罗马法精神在近代被赋予了新意

D. 罗马法维护新兴资产阶级利益

 

查看答案

下面照片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卡特,1977—1981年任美国第39任总统)。对该照片解读正确的

A. 纽约华人集会庆祝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图谋的失败

B. 越南人民举行集会庆祝中国援越抗美斗争的胜利

C. 日本政府抗议美国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

D. 台湾当局抗议美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