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晋书·卫瓘传》载:“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

《晋书·卫瓘传》载:“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据此可知

A. 卫瓘主要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

B. 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

C. 官制改革使民俗更加淳朴和顺

D. 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B 【解析】依据材料的意思可知,卫瓘主张恢复察举制,用以取代代表士族门阀利益的九品中正制,故可排除A;卫瓘认为崇贤使民俗会更加和顺,举善使人们更加忠厚,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和廉,故选B;材料所讲的是选官制度,而不官制,故可排除C;“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这一说法违背史实,故可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把智仁勇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 认为它们是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他认为“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知识是美德存在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材料二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在哲学本体论上,他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他认为,人性本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天人欲”。

材料三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四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是如何发展儒家思想的?它对后世产生     了哪些消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建议”来改革国家、政权机构的。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查看答案

经济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史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谚语和诗歌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谚语一: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清明请,六畜兴;清明雨,百果损。

谚语二: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诗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材料二  从烟台入口的洋布除少部分在本埠附近及山东东部、南部消费外,大部分进入山东北部、西部地区……。1875年,烟台海关税务司就此谈到:“棉布货物由运输商人们运到这里,……有八分之六的棉布运往内地,八分之二的棉布可能留下来就地出售……。 ”    在90年代,济南府的商人每年购进大约200万海关两的洋布 ,这几乎全部包揽了烟台进口的洋布。     

                                   ——《19世纪山东的洋纱洋布输入与运销(1860-1900)》

材料三  1897年,张謇在《请兴农会奏》一文中指出:立国之本不在兵和商,在于工与农,“而          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相因之势,理所固然”。

                                          ——《论清末农业政策的近代化趋向》

材料四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类别

年份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资料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近代山东的洋布、洋货的消费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4)材料四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各类商品出口比重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认识。

 

查看答案

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

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

 

查看答案

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                               
A.布雷顿森林协定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查看答案

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    )

①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        ②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③工业化带来严重阶级分化        ④工业化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