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完全拋弃了自然主义的态度,动摇了西方绘画中以模仿为职能的根基,将绘画引向一个更...

“完全拋弃了自然主义的态度,动摇了西方绘画中以模仿为职能的根基,将绘画引向一个更新奇、更加渗透着强烈情感的主观世界,为20世纪西方现代诸美术流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下列作品中属于文中所述美术流派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 《向日葵》

D. 《格尔尼卡》

 

C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画派进一步发展,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荷兰的凡高是这一时期印象画派的著名代表,他的《向日葵》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与材料中“将绘画引向一个更新奇、更加渗透着强烈情感的主观世界”相符,故C项正确;A属于浪漫主义;B属于现实主义;D是现代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下列 属于这一思潮的文学作品是

A. 《百年孤独》    B. 《人间喜剧》    C. 《等待戈多》    D. 《巴黎圣母院》

 

查看答案

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

①成为了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      

②动摇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

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法国有自己的国情——它有强大的专制传统,却没有产生革命。……在法国非用暴力方式才行。在这个意义上讲,……法国需要卢梭。”“法国需要卢梭主要是因为(    )

A.卢梭是大革命的思想先导         B.卢梭宣扬浪漫主义

C.卢梭倡导了人民主权学说         D.法国缺少政治理性

 

查看答案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示宗教”。伏尔泰此举主要是为了

A. 抨击否定君主政体

B. 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 借古讽今促进启蒙

D. 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查看答案

2017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直接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的思想。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