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

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初为36郡;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这一调整说明

A. 秦朝注重对边疆地区开拓

B. 秦朝消除六国反叛势力

C. 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繁盛

D. 中原地区人民纷纷南迁

 

C 【解析】据材料“后分邯郸郡设常山郡,分临淄郡置济北郡,分琅琊郡置胶东郡,分河东郡置河内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属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经济繁盛,故人口增加,地方事务增多,需要再分新郡进行管理,故C正确;以上地区并不是秦朝边疆地区,故A错误;设新郡与消灭六国反叛势力无关,故B错误;以上地区也不全是南方地区,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时期相比,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

A. 突出人的作用

B. 强化神权色彩

C. 注重道德治理

D. 依赖血缘纽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起,英国从私人圈地进入国会圈地时期……1760年开始的乔治三世在位时期,国会颁布圈地法令达3 000个以上,从1760年到1815年共圈占农民土地600多万英亩。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趋势表(1860~1900)

  位次

时间  

1

2

3

4

1860年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1870年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90年【全,品…中&高*考*网】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1900年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断掌工业》罗伯特·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拆。(上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01~1901年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0~1900年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的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历史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五十年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以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材料二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

材料三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过程,而且成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以上引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1)一百多年前,日本通过什么战争、什么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材料一中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指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试说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两个事例。

(3)根据材料三回答,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框架的整体世界基本形成,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这对当时世界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包括

A. 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

B. 引发了列强为重新分割世界的激烈斗争

C. 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性变革

D. 东西方交流引起程度不同的文化碰撞与重组

 

查看答案

世界市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与国际分工的拓展而形成的;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掠夺基础之上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其形成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到19世纪中叶,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是

①日本的“开国”        ②中国被迫“门户开放”

③印度完全被法国控制    ④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