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材料二(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明清时期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开始实行于何时?其目的如何?

(2)材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简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

 

(1)重农抑商。战国。确保赋税征派,巩固封建统治 (2)闭关锁国政策。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3)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导致中国的落后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厚本抑末”“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说明了明清时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是从战国时期开始实行的,其目的是确保赋税征派,巩固封建统治。 (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限制通商口岸”“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说明的是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分析归纳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两者的弊端的来分析,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都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导致中国的落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法制的强化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C. 社会政局动荡

D. 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查看答案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而田之所入,豪民得其半,耕者亦得其半”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土地的何种经营方式   

A. 自耕农经营                   B. 田庄式经营

C. 租佃制经营                   D. 官民合营

 

查看答案

唐代经济学家陆贽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下列措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 商鞅重农抑商”    B. 北魏推行均田制

C. 北宋不立田制”    D. 张居正田赋征银

 

查看答案

隋唐时期我国城市的发展明显具有从西向东,由北向南的趋势,东南地区的城市越来越进步,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

B. 海外贸易的兴盛

C. 东南交通的发展

D. 北方外族的入侵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后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土地国有                      B.土地集团所有

C.土地私有                       D.商品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