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现象突出反映了

A. 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 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商人地位相对低下

C. 经世致用思想形成,商业理念以钱至上

D.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生产关系技高一筹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农抑商政策。在古代中国商品经济不是空前繁荣,商业环境也不是相对宽松,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反映经世致用思想和商业理念以钱至上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的具体内容来看也没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的主旨是强调古代中国对商业的抑制,古代中国对商人的歧视,“无尖不成商”和“无奸不成商”也在本质上反映了商人的社会地位相对低下,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流域、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A. 经济作物扩大种植

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D. 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对大臣们说)“……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肤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资治通鉴》

材料二太宗曰:“夷狄亦人尔,其情与中华不殊”“不必猜忌异类…四夷可使如一家。”

——《贞观政要·论安边》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结合经济方面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2)从材料二可以知道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是什么?

(3)除此之外唐太宗还制订了哪些政策和措施来治理国家?结果怎样?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

——《资治通鉴》卷一九七

材料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材料3: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东)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

材料4:是时(贞观二十二年)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人。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

(1)据材料1,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

(2)从材料1到材料2,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有何变化?

(3)据材料3,指出唐太宗治理东突厥地区的措施。此外,还采取哪些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

(4)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影响。

 

查看答案

唐太宗统治时期采取的措施中对调整生产关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措施是

A. 实行三省六部制

B. 实行科举考试制度

C. 修改、颁布《唐律》

D. 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查看答案

“贞观之治”出现对当时社会最主要的影响是

A. 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B. 促进了民族融和

C. 为唐朝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D. 有利于社会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