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1年,清廷兵部候补员外郎张德彝随团出使法国,目睹了巴黎公社运动的爆发。对梯...

1871年,清廷兵部候补员外郎张德彝随团出使法国,目睹了巴黎公社运动的爆发。对梯也尔政府镇压巴黎公社。他有如下记载:闻昨夜官军与“红头”沿用国内对广东农民武装的称呼)大战而胜,被俘者一千二百余名。这反映作者将巴黎公社运动看作为一次

A. 封建势力的反扑    B. 农民起义

C. 资产阶级的内讧    D.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B 【解析】“农民”武装的称呼等字眼足以证明作者将巴黎公社运动看作为一次农民起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封建势力的反扑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看作为一次农民起义而非资产阶级的内讧、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等选项,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课题组在探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错误的是

A.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B.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C. 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

D. 新和谐公社是社会主义的成功尝试

 

查看答案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 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 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 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飞跃    D. 技术、制度、文化渐渐实现近代化

 

查看答案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 《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 《南京条约》和义和团运动

C. 《北京条约》和洋务运动

D.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1919年,“大家眼巴巴地企望着巴黎和会能够给我们一个公理战胜,哪晓得奢望的结果是失望”。“失望”导致了

A. 武昌起义的发生

B.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D. 一二·九运动的兴起

 

查看答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是

A. 让人民当家作主

B.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

C. 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D. 否定封建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