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就是他拿那种‘四不像...

梁启超在谈到太平天国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就是他拿那种‘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他认为太平天国

A. 拜上帝教脱离群众思想实际

B. 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

C. 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

D. 信仰缺失无法支撑其政权

 

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说的是“四不象的天主教”与“国民心理最相反的”,不是说和传统思想相对立,故A项错误;梁启超分析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不是在论述它和民主化进程的关系,并且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反对清朝专制统治,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在说太平天国所宣传的宗教与国民心理相反,不是在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是因为它“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最重大的是他那种‘四不象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说明梁启超认为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所宣传的拜上帝教的思想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所以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即“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它曾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它曾经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但毁于战火,它成了中华民族屈辱的标记。火烧圆明园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次侵华事件中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查看答案

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唯独1875年的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主要是因为

A. 总统权力被有效限制    B. 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C. 人权诉求的不断满足    D. 资产阶级革命较为彻底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点是

A. 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B.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C. 避免了权力的过分集中    D. 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

 

查看答案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

(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

(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

(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 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B. 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C. 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D. 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查看答案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 实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 地方各州仍有很大的自治权

C.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D.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