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

“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A. 地主阶级改革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C 【解析】“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符合君主立宪制特点,属于维新派主张,故C正确;改革派主张不主张设置议院,故A错误;洋务派主张学器物,故B错误;革命派主张推翻政府统治,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中国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

A. 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主张

B. 早期维新派主张

C.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主张

D. 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 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 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 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查看答案

“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

①希望参与政治

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

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

④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1895年,康有为等维新派创办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中外纪闻》并在北京建立政治团体——强学会,但不久就被清政府查封,其根本原因是这一刊物和这个团体(    )

A.损害了洋务派的威信      B.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

C.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D.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

 

查看答案

在近代中国,较早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提倡者是

A. 魏源

B. 张之洞

C. 郑观应

D. 梁启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