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的大一统神权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 A. 控制着各国的教职任...

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的大一统神权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

A. 控制着各国的教职任命权与教会司法权

B. 规定了统一的《圣经》版本

C. 由教士布道,举行圣餐礼

D. 征收什一税

 

A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应是封建王权,故选D;ABC是政治上的表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中世纪基督教的演变表述正确的是

①最初的基督教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②4世纪初期,基督教逐渐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③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④天主教会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进行了8次“十字军东征”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97年5月27日,经过盛宣怀一段时间的筹备,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银行股份全属华股,总董全是华人,其构成不是封建官僚就是买办商人,实行“权归总董,利归股商”。它的内部章则制度完全仿照英商汇丰银行章程来拟订,用洋人为大班,掌握业务经营上的实权。它以上海总行为中心,积极开展业务。

中国通商银行(上海总行)各类放款占其放款总额百分比

 

年份

国内工商业、交通业及其他

钱庄

外国洋行

外国在华银行

合计

1897年底

70

14

12

4

100

1898年底

51

11

38

0

100

1899年底

85

0

15

0

100

 

 

——摘编自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编《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初创时期》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通商银行初创时期放款的重点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行在重点领域放款所起的作用,指出该行在初创时期存在的不足。

 

查看答案

材料一盛宣怀

江苏武进人。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创办了一系列实业和教育事业。1896年,他将自办银行的见解向清廷作了系统的表述:“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

——摘编自谢俊美编《中国通商银行》

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归纳盛宣怀提出的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济呈现明显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状况表(1895~1899年)

 

行业

1895年

1899年

发展速度

(1895=100)

棉纺织业

纱厂纱锭数(枚)

14653

69564

474.7

机制面粉业

产量(万包)

2047

6766

330.5

缫丝业

出口量(担)

3039

4175

137.4

沿海地区丝车数(台)

38569

45278

117.4

内地丝车数(台)

7943

29270

368.5

卷烟业

资本额(万元)

85

154

181.2

火柴业

资本额(万元)

126

241

191.3

水泥业

产量(万吨)

68

190

279.4

机械采煤业

产量(万吨)

89

145

162.3

 

 

——许涤新、吴承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

材料二下表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进出口商品种类比较表(单位:%)

 

进口商品

年代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机器及大工具

建筑用品;设备、器材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合计

1893

0.6

7.8

8.4

13.0

78.6

91.6

1903

0.7

14.3

15.0

22.3

62.7

85.0

1910

1.5

16.0

17.5

17.0

65.4

82.4

出口商品

时间

原料

半制品

制成品

农产品

矿产品

手工制造

机器制造

手工制造

机器制造

1893

15.6

——

28.4

0.1

53.4

2.5

1903

26.8

0.4

17.2

11.9

32.9

6.8

1910

39.1

0.7

13.1

14.7

28.3

8.0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查看答案

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

材料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