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他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十月革命爆发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为孙中山先生认识世界和中国打开了新的视野。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面想象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绝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了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缘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需。

——摘编自毛泽东《兴国调查》

材料三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摘编自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十月革命后“与时俱进”的举措。

(2)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解释材料二的思想。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谈话的思想精髓及带来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应坚持怎样的原则。

 

(1)举措:吸收了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或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或赋予三民主义新的内涵)。 (2)反例: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城市中心道路失败;王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正例: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辟(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中国革命道路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3)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进一步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4)原则: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 【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孙中山在十月革命后“与时俱进”的举措主要包括主张同共产党合作、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提出新三民主主义等,当然这些都属于孙中山伟大转变的具体的体现。 (2)材料二的思想是强调不能照搬别国模式而要从国情出发,正例要举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反例则可以举城市革命中心论的失败,城市革命是照搬苏联的模式,结果失败了。 (3)邓小平谈话的思想精髓主要突出“实事求是”或者“从国情出发”均可。带来的影响主要突出邓小平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改革开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之类的答案均可。 (4)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材料强调了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等内容,所以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应坚持的原则其实就是要回答出“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等之类的答案均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教育的发展,展示着社会的律动,也深受社会发展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思想变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北宋时,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材料二明代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先后主持东林书院,聚众讲学。在讲习之余,他们还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陈时弊,锐意图新;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书院内顾宪成撰写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影响深远。清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纳书院于官学的轨道,将自由讲学改成时文(八股文)训练,与官学一样,完全成了科举的附庸,完全改变了书院传经讲学的初衷。

材料三京师同文馆和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

材料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而且要为九十年代乃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作人才。……要解决人才问题,就必须使教育事业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北宋时,书院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朱熹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2)据材料二,明清时期书院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

(3)据材料三,洋务运动时期我国教育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4)据材料四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列举史实说明这一决定的实施情况。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中国长期处在农耕经济时期,对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要求不是很高,客观上造成了儒学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而是偏于重视人自身品格的完善和国家秩序的稳定。于是儒家特别重视“德治”,并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董仲舒提出了“正其谊不谋其利”的著名论断,实际上是促进和推动了儒家仁学的宗教化,客观上形成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重义轻利的倾向,从而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长期的负面影响。西方人文主义重视自然科学知识,从古希腊时代的“美德即知识”到近代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在西方形成了尊重知识的优秀传统。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近代欧洲的自然科学也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且促进了自然哲学的发展。自然哲学重视自然科学和理性,他们力图以科学和理性来反对中世纪独断主义的封建神学,以解放神学统治下的人和自然。

材料二儒家人本思想和西方人文主义是东西两大文化传统中的主流价值观,都对各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儒家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尤其在当今文化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发展成为一种态势,西方社会逐渐认识到东方文化的价值,东方文化对于解决当今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一些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资料均摘自韩来敬《儒家人本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异同点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人本思想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不同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查看答案

有艺术家主张要用物理般的眼睛观察和描绘光,力争画出真实的光的效果。为此,他们坚持户外写生。这种主张属于

A. 浪漫主义    B. 古典主义

C. 印象主义    D. 现代主义

 

查看答案

李宇春,这个热爱音乐、拥有良好修养和单纯梦想的中国大学生,成为了一个微妙的符号。湖南电视台电视节目《超级女声》体现了电视的哪一种功能?

A. 资讯传播

B. 新闻报道

C. 大众娱乐

D. 艺术鉴赏

 

查看答案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A. 电影成为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B. 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

C. 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D. 电影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