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太祖曾对百官诉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

明太祖曾对百官诉苦“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到明成祖时,为改变皇帝过于劳累的局面采取的措施是

A. 设“中书门下”

B. 设立内阁

C. 设殿阁大学士

D. 设军机处

 

B 【解析】“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体现出明太祖勤于朝政,十分劳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制度的废除使得皇帝每天的任务量加重。为此,明成祖时他设立了内阁来帮助他处理政务,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中书门下”是宋代的官员,明朝已经不存在了;C选项是明太祖时期设立的官职;D选项是清朝雍正帝在位时设立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统计,北宋载人《宋史》的官员中46.1%来自寒门,从南宋两个年份的进士题名录来看,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这说明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A.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 从根本上结束了贵族政治

C. 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D. 选拔官员更注重公平公正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的制度

A. 造成了君主权力旁落

B. 消除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 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

D.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查看答案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得封地为列侯。这一规定

A. 强化了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

B.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

C. 巩固了刘姓宗室的血缘亲情

D.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了

A. 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

B. 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C. 秦王赢政的巨大功绩

D. 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查看答案

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制度因素是

A. 内外服制度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礼乐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