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学者对人口问题的主张。第一小问,材料二叙述了近代学者的不同主张,考生从材料中进行归纳总结即可。例如,康有为主张“早谋迁徙”,严复主张“兴办现代实业”,民国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是“迟婚和节育”。第二小问,评价一般采用辩证的角度,一方面,要指出近代学者主张的进步性,另一方面也要从中指出他们的缺陷和不足,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如图是英、德、俄、日四国中的某一国在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变化示意图。这一国家是

A. 英国

B. 德国

C. 俄国

D. 日本

 

查看答案

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年份

美国

英国

法国

俄国(苏联)

1909—1911

0

-90

+56

+46

1919—1921

-89

-110

+32

+14

1929—1931

-205

-76

+40

+53

 

 

A. 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

B. 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 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

D. 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查看答案

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 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 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

C. 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D. 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查看答案

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

A. “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

B. “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 “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 “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