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歌中的...

《春天的故事》唱到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歌中的两个春天分别喻指 (    )

A. “三步走部署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建立经济特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

C. 国企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

 

B 【解析】试题分析:“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是指1979年中央决定在福建、广东两省试点,创办经济特区;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是指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发展,因此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那一年(1978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

B1978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D1978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中评价20世纪50年代某一历史事件时说:任意追求一种理想的结果而导致如此重大的灾难性后果,在历史上是很少有的。这一事件最有可能是

A.农业合作化                           B.反右派斗争

C.大跃进运动                           D.文化大革命

 

查看答案

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说:“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这两位改革家分别是

A. 丘吉尔和斯大林

B. 罗斯福和斯大林

C. 罗斯福和邓小平

D. 杜鲁门和毛泽东

 

查看答案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A. 借鉴资本主义经验

B. 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 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查看答案

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不仅继续使用粮票,也出现了新发行的的股票(如下图所示),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经济管理体制趋向多样化

C.计划经济的盛行                   D.上海引领经济改革潮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