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这首诗写在(  )

A. 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 平定三藩叛乱

C. 收复雅克萨之后

D.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

 

A 【解析】试题解析:明清之际,蒙古族此时分漠南蒙古(在今内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在今外蒙古,明时称作鞑靼)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厄鲁特蒙古又分为四部,即准噶尔部、和硕特部、杜尔伯特部、土尔扈特部。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叛乱,后来康熙帝在乌兰布通大败噶尔丹。A符合题意;B是在台湾地区;B涉及的三藩包括西南、华南以及东南地区;C是在东北地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设置台湾府的相同作用是

A. 驱逐了殖民势力    B. 加强了边疆管理    C. 维护了国家主权    D. 巩固了清朝海防

 

查看答案

亲政后的康熙帝采取果断措施,运筹帷幄,最终平定了“三藩叛乱”,其根本目的是

A. 维护国家的统一

B. 巩固清朝的统治

C. 收回西南地区

D. 以此取得朝廷内鳌拜势力的支持

 

查看答案

康熙初年面临的形势是

①满洲贵族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②郑成功坚持抗清

③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实力有待驱逐

④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唐太宗统治时期民族政策的突出特点是

A. 民族大融合,多民族国家统一

B. 民族政策开明

C. 尊重少数民族地区

D. 中原文化远播少数民族地区

 

查看答案

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和“舟”是指

A. 大运河和隋炀帝的龙舟

B. 人民群众和封建君主

C. 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

D. 封建暴政和农民起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