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列基本观点与思想家的序号对应不正确的是( ) ①斯宾诺莎 ②洛克 ③孟德斯鸠 ...

下列基本观点与思想家的序号对应不正确的是(  )

 ①斯宾诺莎 洛克  孟德斯鸠 卢梭

A. ①——民主制最自然    B. ②——权力分立论

C. ③——社会契约论    D. ④——人民主权论

 

C 【解析】斯宾诺莎认为民主制最自然,洛克主张权力分立论,卢梭主张人民主权论,但孟德斯鸠不社会契约论,因为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只有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民主思想与专制理论的区别不包括(  )

A. 是否强调人的权利和尊严

B. 是否倡导人人平等原则

C. 是否主张国家的统一

D. 是否提倡以法治国原则

 

查看答案

秦始皇和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铭(拓本),文字如下: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材料二1673~1681年,年轻的康熙帝指挥了一场平叛战争。他后来多次谈起战争前后自己的变化,说:“前者凡事视之以为易;自逆贼变乱之后,觉事多难处,每遇事必慎重图维,详细商榷而后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政事不论大小,全由皇帝一人裁决。秦始皇规定一天看章奏(竹简)一百二十斤(秦一斤合今半市斤),不看完不休息。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朕自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自暇逸。……尽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钜细,朕必躬自断制。

——《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八年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一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3)依据材料二,说明“平叛战争”所指事件及对康熙帝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4)依据材料三、四,概括秦始皇和康熙帝处理政务的共同点。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查看答案

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现在有的历史学家又称之为“落日的辉煌”。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落日”的历史现象是

①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②重农抑商,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③平定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

④实行闭关自守政策

⑤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

康熙帝曾评价自己的一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对历史发展作出的最突出的贡献是

A. 通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

B. 将清政府的统治扩展到全国

C. 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 尊重和弘扬各民族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