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45年,8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

1945年,8年抗战取得最后胜利,但在大后方四川,却出现了“胜利爆竹一响,工厂陆续关门”的景象。永利公司经理李烛尘无奈地称:“当年艰难辛苦而去,今日倾家荡产而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官僚资本的重压

B. 外国资本的侵略

C. 封建官府的排挤

D. 民族资本经营不善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即遭到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挤压,抗战胜利之后,官僚资本大肆兼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使其发展陷入绝境,材料所述即是此种情形的典型反映,所以答案选A,B 项是其发展受阻的重要原因,C项此时已不存在, D是其发展受阻的主观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32年,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调查全国的资源和工业情况,在此基础上,1934年9月到1935年4月制定了《重工业建设计划》《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四川水利建设计划》《运输动员与统制初步计划》《粮食存储与统制计划》等。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A. 加紧聚集全国物力围剿工农红军

B. 自主强力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 着手应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来袭

D. 积极回应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

 

查看答案

一战期间中国很多发展迅速的民族企业在一战结束后却迅速衰落了,这主要说明了(     )

A. 民族工业投资总量较小,规模较小     B. 战争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

C. 民族工业应重点发展重工业           D. 帝国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查看答案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不包括

A. 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B. 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C. 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D.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

 

查看答案

19121919年的八年间,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率达到8%以上,l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由此推断,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应在

A.一战期间                    B.北洋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D.民国建立到抗战爆发前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A. 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 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 国货运动的推动

D. 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