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下列属于这一规定出台背景的是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C. 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

D.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

 

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82年……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人民公社体制逐渐废除,故A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在1992年后,故B排除。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在城市,与人民公社无关,故C排除。经济体制改革全面从农村转向城市,在1984年后,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 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 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 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 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A. 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C. 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

 

查看答案

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A. 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B. 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C. 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D. 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查看答案

如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 “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 “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 “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 “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