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在贫困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礼记·礼运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在贫困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礼记·礼运篇》所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的一种经典表述。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在两宋,社会互助观念业已产生。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清代汪志伊在《荒政辑要》中将贫困者分为极贫、次贫,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

材料二张謇(1853~1926年)既是清末民初实业界举足轻重的巨擘,也是慈善界的头面人物。作为近代中国儒商的代表,张謇早在戊戌维新期间就主张废科举、兴学校,后来又提出了发展盲哑人教育的独特见解。针对各地水灾不断,他认为不能单以赈灾作临时应付之策,以工代赈才是“办赈至善善策”。同时,1903年从日本考查回国的张謇进一步意识到,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在张謇的撑持下,南通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由养老院、新育婴堂、残废院、盲哑学校、贫民工厂以及医院等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然而随着张謇的大生集团在一战结束后由盛而衰,其慈善事业也深陷困境,出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

——摘编自虞和平《张謇: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概括古代中国贫困救助和近代张謇慈善公益救助思想各自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实行贫困救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的贫困救助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在与西方社会的不断接触和交流中意识到“盖养之者,饱暖一时;教之者,饱暖终身也!” 1907年,晚清政府民政部针对从前各种善堂、善局重养轻教的弊端,明确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养济院、清节堂中附设工艺所,“兴养立教”。1943年,国民政府社会部次长洪兰友参与了《社会救济法》的制定,他表示:在现代社会,“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当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之责任”。晚清创办工艺局,其收养对象仍根据道德要求分别上下差等:“身家清白,穷无所归者为上;本有行业,造难流离者次之;平日懒惰成性,兼有嗜好者又次之;甘心下流,近于邪僻者为下。”民国以后,则规定“年龄在8至16周岁而贫苦无依或性行不良者”均符合入所条件。

——主要摘自岳宗福杨树标《近代中国社会救济的理念嬗变与立法诉求》

(2)对比材料一、三,概括近代中国贫困救助方面有哪些变化,并给予简要评价。

 

(1)古代特点:以养为主,政府主导;民间宗族与国家相配合;具有救苦济贫理念,差别救济;近代张謇救助特点:将慈善与发展教育相结合;以工代赈;注重公益事业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或注重发挥公益事业的多功能性)。原因: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封建统治;小农经济条件下,民众容易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古代仁政思想的体现。 (2)变化:改变重养的局面,注重养教并重;制定法律保证;提出救助是国家义务与责任;对救助对象有道德要求变为不再附设道德要求。评价:有助于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稳定社会秩序(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缓解社会矛盾);体现了公平、平等的理念;推动社会救助走向现代化;停留在理论与法律层面,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解析】(1)特点,古代特点:依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在贫困救助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以得出经验丰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可以得出以养为主;“汉律规定国家需向贫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可以得出政府主导;具有救苦济贫理念;“社会互助始于宗族,这是以范仲淹的义庄为滥觞。这些义庄义田,是利用其田租以赡族人”可以得出民间宗族与国家相配合;“将贫困者分为极贫、次贫,对不同程度的贫困者给予不同的救济扶助”可以得出差别救济。近代张謇救助特点:根据“发展慈善必须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紧密相联”“以工代赈”“组成的集救济、改良、赈恤、教养、抚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概括归纳。原因,依据材料“《礼记•礼运篇》所谓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的一种经典表述”,结合所学可知,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作答。 (2)变化,依据材料二“晚清政府民政部针对从前各种善堂、善局重养轻教的弊端,明确责成地方官绅体察情形,在各种养济院、清节堂中附设工艺所,兴养立教”可以得出改变重养的局面,注重养教并重;“国民政府社会部次长洪兰友参与了《社会救济法》的制定”可以得出制定法律保证;“人民之于国家,休戚相关,患难与共,其于救济事业,自当视为政府对于人民应尽之责任”可以得出提出救助是国家义务与责任;“民国以后,则规定‘年龄在8 至16 周岁而贫苦无依或性行不良者’均符合入所条件”可以得出对救助对象有道德要求变为不再附设道德要求。评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第一小问和所学知识辩证地分析评价,首先,说明近代中国贫困救助对于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稳定社会促进公平、推动社会救助走向现代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结合实际效果分析近代中国贫困救助的局限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十三行,鸦片战争前广州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也叫公行、洋行、洋货行、外洋行。相传其名起于明代,号为“十三行”,却非固定为13家。清代严格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规定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口,十三行业务十分发达。为了垄断对外贸易,广州16家洋行于1720年12月(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成立“公行”,但遭到外国商人反对。次年被两广总督废止,几经周折,直到1782年公行制度才最后确立下来。公行对官府负有承保和缴纳外洋船货税饷、规礼、传达官府政令、代递外商公文、管理外洋商船人员等义务,在清政府与外商交涉中起中间人作用。另一方面,它享有对外贸易特权,所有进出口商货都要经它买卖。初为牙行性质,后也自营买卖。自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伶丁洋面鸦片及各项商货走私贸易兴起之后,多数行家营业亏损,资金欠缺,负债很多,常有倒歇。《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五口通商,废止十三行独揽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从此,十三行逐日趋没落。

材料二英国东印度公司创于1600年,最初的正式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一定期限的贸易专利特许。随后该公司在印度加速扩张,通过组建武装力量占据了印度的一些重要据点,通过垄断鸦片、食盐、烟草等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从18世纪60年代起,东印度公司开始走下坡路,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同年,英政府又取消了它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种种权力被取消后,东印度公司走向了破产的道路。1858年,东印度公司用尽毕生精力为英国聚敛到足够的财富之后,被一脚踢开,东印度公司被英国政府正式取消,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印度至1947年。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广州十三行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共同之处,与中国十三行相比,英国东印度公司有什么特别之处?

(2)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十三行和英国东印度公司相同命运的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嘉庆年间(1796-1820)两广总督百龄说:“查夷商所需食用等物,因语言不通,不能自行采买,向设有买办之人。……由澳门同知发给印照,近年改由粤海关监督给照。……如感于买办食物之外,代买违禁货物,及勾通走私舞弊,并代雇华人服役,查出照例重治。”关于材料中的“买办”认识准确的是

A. 对政府依附性很强并受其掌控    B. 服务外商体现半殖民地化色彩

C. 近代服务于外商的贸易中介人    D. 帮助政府监督外商行为的官商

 

查看答案

下图是英国对华输出总值走势图,此图说明了

A. 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

B. 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C. 自然经济的强势存在使英国对华贸易徘徊不前

D. 英国对华输出的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

 

查看答案

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单位:件)

 

中原

西北

东北

江南

岭南

战国

117

29

西汉

238

54

13

47

东汉

467

95

41

138

29

 

 

A. 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

B. 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

C. 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D. 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查看答案

唐初不少部曲和奴婢因征战有功而获得解放,有的上升为均田农民,有的上升为契约佃农。唐朝政府规定均田制下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每天输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称作庸,也叫“输庸代役”。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 均田制的推广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    B. 封建政权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减弱

C. 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变化    D. 唐初发展经济和巩固政权的需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