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1890—1933年中国部分经济部门占GDP...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1890—1933年中国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百分比(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

 

 

1890年

1913年

1933年

种植业、渔业、林业

68.5

67

64

手工业

7.7

7.7

7.4

现代制造业

0.1

0.6

2.5

采矿业

0.2

0.3

0.8

电力

0

0

0.5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示例: 信息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说明:实业救国思潮、广大民众爱国救亡运动以及政府采取的发展民族工业的措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信息2:近代中国重工业十分落后。 说明:列强掠夺,资源缺乏;重工业自身特点——投资多、见效慢;资金、技术缺乏,受外资企业压制。 信息3:近代中国传统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说明: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略掠夺、封建主义的压迫阻挠,长期的战乱等,使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发展缓慢,中国始终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国。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读史料并提取材料中观点,然后进行论证是解题的关键,本题可以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重工业落后以及传统经济占据主导”来提取信息,论证结合所学从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近代重工业落后原因以及近代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论证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宗旨在我国近现代出版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初为合伙经营的小型印刷工场,不久为满足当时社会上学习英语与西方科学文化的需要,先后出版《华英初阶》《华英进阶》以及《商务印书馆华英字典》等中英文对照读本。

1902年正式开设印刷所、编译所及发行所。后聘请支持维新且翰林出身的张元济担任编译所长,汇集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专家加盟,制订系统全面的编辑出版计划,奠定了商务新型出版事业的坚实根基。

1903年与日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抓住清末学制改革机遇,出版中国第一部中小学全套教科书《最新教科书》,风行全国,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草创意义。出版严复译作《群己权界论》(《论自由》),后出版多部严译名著,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1904年至1914年间先后创刊《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少年杂志》《学生杂志》等。

1914年,收回全部日股,在组织方面重新调整,逐渐建立了一处(总务处)四所(编译所、印刷所、发行所、研究所)的组织系统。

1915年,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问世,开创了中国现代工具书的出版先河。

1922年置办德国造的滚筒印刷机,印刷速度提高10倍。

1924年,商务印书馆创建了东方图书馆,不久这个被誉为“亚洲第一图书馆”对民众开放。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推出了《万有文库》《大学丛书》以及《丛书集成》,达到了商务印书馆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肖东发《中国出版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方向,并说明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务印书馆对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影响。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先后出版《华英初阶》《华英进阶》以及《商务印书馆华英字典》等中英文对照读本”“1915年,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问世,开创了中国现代工具书的出版先河”可知,编译方向是出版中外文工具书;根据“出版中国第一部中小学全套教科书《最新教科书》”可知,编译方向是出版教育教学书籍;根据“出版严复译作《群己权界论》(《论自由》),后出版多部严译名著,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可知,出版方向是出版学术著作;根据从“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推出了《万有文库》《大学丛书》以及《丛书集成》”可知,出版方向是出版经典古籍。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商务印书馆管理系统、组织系统改革的措施及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革等因素加以分析概括即可。第(2)问结合商务印书馆出版书籍的作用,总结商务印书馆对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影响。

 

查看答案

1923年中共中央《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强调:“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当尽力用《前锋》《新青年》《向导》《社会科学讲义》等材料,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这说明中共早期报刊

A. 已经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

B. 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需求

C. 遭遇理论化与通俗性尴尬

D. 没有认识到普通民众的作用

 

查看答案

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据记载: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但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过于通行骡车,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人力车厂也随之各处林立,营业甚为发达。这说明

A. 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B. 近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 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

 

查看答案

(题文)1956年1月1日,《中国青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姑娘们,穿起花衣服来吧》的文章指出:“在经济条件的许可下,适当地讲究一些穿着,这种建筑在劳动基础上的改善生活,与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只讲吃穿是不同的。”这反映出

A. 计划经济取得重大成就

B. 中国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 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D. 新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认可

 

查看答案

“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囱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潆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

A. 交通工具近代化

B. 物质生活近代化

C. 城市生活近代化

D. 工业发展近代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