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剑桥中华民国史》认为,在民国的头十年中,外资和中外合资的企业也有增加。但在19...

《剑桥中华民国史》认为,在民国的头十年中,外资和中外合资的企业也有增加。但在1914~1918年间,直接投资很少。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A. 对外国资本的依赖性减弱

B. 民族工业抵制外资工业

C. 经济发展受国际环境影响

D. 政府政策大力干预经济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1914~1918年间”“外资和中外合资”“直接投资很少”中可知,1914~1918年间外资投资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方主要的国家忙于一战,暂时减少了对中国的投资,故C项正确;ABD项材料中没体现。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我国1913年——1916年关税收入单位:关平两

年份

总额

1913年

44,668,744,479

1914年

41,051,658,349

1915年

39,710,384,686

1916年

40,672,421,438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列强迫使北洋政府降低关税

B.袁世凯为换取列强支持主动降低关税

C.战争导致中外贸易形势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设备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的火柴大王刘鸿生说:真正使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材料说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得益于

A. 西方先进技术的支持

B. 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提高

C. 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 民国政府规定禁止洋货进口

 

查看答案

晚清时期清政府实行专利制度,允许企业享有长时间生产经营垄断权,1912年北京政府规定专利保护期限最高为5年,后财政总长周学熙等为其所设公司申请30年的专利权时,未获批准。这反映了民国初期

A. 建立了系统完善的经济法制体系    B. 经济立法鼓励工商业自由竞争

C. 中央财政限制官营商业的发展    D. 经济法规得以完全遵照执行

 

查看答案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并颁布《奖励公司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一系列商法,还以年利率6%的低息借贷官款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以公股形式援助私人办企业。这些举措(    )

A. 开始改变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

B. 加重了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榨

C. 阻止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反清的斗争

D. 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查看答案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 与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而且带有爱国的性质

B. 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 得益于民国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