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1年国家对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政法、财经和一些文科学系被削弱,而机械、化...

1951年国家对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政法、财经和一些文科学系被削弱,而机械、化工、建筑等专业大幅增加。这是我国当时

A. 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体现

B. 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C. 外交环境日益恶化的结果

D. 优化教育结构的反映

 

B 【解析】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排除A;新中国初期我国要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需要培养理工科建设人才,故进行了院系调整,故选B;新中国初期,我国外交形势严峻,但不是“日益恶化”,排除C;上述院系调整的做法,不是优化教育结构,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8年4月,《东北日报》评论道:“1947年一月间美金一元只兑换蒋币七千余元,到去年十二月上旬已涨到十六万元以上。”此评论说明

A. 国民党加大了对解放区经济的破坏

B. 美国加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 国民党统治区的社会经济严重恶化

D. 官僚资本大肆地掠夺民营企业

 

查看答案

1938年春天山西境内的中国政府军队为减少正面损失,将十数万之众的部队分散于晋南地区,建立防御工事,开展游击作战。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 山西战场率先进入战略相持

B. 中共战术推动抗战战略调整

C. 正面战场消极抗战形势恶化

D. 局部战场因地制宜坚持抗战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22年中共“二大”时工人党员21名,占党员总数的10.7%,三大时占37.9%,到1926年11月已达60%。这反映出当时

A. 中共已成国内的主要政党

B. 国共合作的推动作用显著

C. 中共强调本党的阶级属性

D. 中共轻视发展农民的力量

 

查看答案

下面是根据吴慧主编的《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中相关数据整理的宋朝至清朝(鸦片战争前)我国粮食亩产量情况统计图(单位:斤)。据此可以推知宋至清朝前期

A. 生产工具不断创新

B. 粮食产量迅速提升

C. 民众生活改善缓慢

D. 大量荒地得到开垦

 

查看答案

日本著名政治家堺屋太一认为:“十世纪到十一世纪后半叶北宋鼎盛时期是近代型高速经济增长与合理精神充溢的‘东洋文艺复兴’,甚至是超越它的‘亚近代’。”由此可知,“东洋文艺复兴”

A. 使儒家思想更具思辨色彩

B. 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 促进了日本国内思想变革

D. 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