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沃纳姆著《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时指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当凡尔赛大肆屠杀革命人士的时候,公社寓于迂腐的仁慈而未对市内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坚决措施。

——列宁《国家与革命》

材料三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学说的作者,并概括材料一中“阶级斗争”学说发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及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结合”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

 

(1)达尔文和马克思;,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它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2)性质: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原因:当时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 (3)从李大钊到陈独秀,马克思主义完成了从学术介绍向社会改造思想的转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毛泽东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 【解析】试题分析:(1)“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分别来源于《物种起源》和《共产党宣言》他们的作者分别是达尔文和马克思,《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其意义可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来进行回答。(2)考查学生对巴黎公社的认识和了解。依据“巴黎公社在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方面‘过于老实’”并结合所学可知它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第二小问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可结合课本所学从经济、组织、知道思想、历史经验几个方面来进行回答。(3)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其中国化的过程。三次结合的时间“建党前后”“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依据各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可知第一次的成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第二次是革命道路的转变,第三次是特色道路的形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揭示了,在中世纪深受反动派称许的那种人力的野蛮使用,是以极端怠惰作为相应补充的。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这段话实际上

A. 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体制的厌恶

B. 为资产阶级永久统治做辩护

C. 承认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D. 明确了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

 

查看答案

“它是一种新的思想意识,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它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还要求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它在19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在20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此文中的“它”是指

A. 人文主义

B. 自由主义

C. 民族主义

D. 社会主义

 

查看答案

1844年6月4日,德国爆发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马克思指出,工人们“毫不含糊地、尖锐地、直截了当地、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他们反对私有制社会。”材料反映出(     )

A. 起义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 欧洲无产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

C. 起义的斗争目标设定显然过高    D. 起义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查看答案

关于巴黎公社,法国历史学家艾尔朗热不无幽默地说:“公社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如果想到有朝一日人家会说他们想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定会大吃一惊的。”巴黎公社被视为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在现代社会的第一次大暴发,但在公社委员会的70多名委员中,只有一人公开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作者认为

A. 巴黎公社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产物

B. 巴黎公社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C.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

D. 巴黎公社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

 

查看答案

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说,5月23日至25日,公社社员火烧宫殿、市政府、王宫、维兰特码头等。而在公社参与者、历史学家普·利沙加勒的著作则强调巴黎的大火是由凡尔赛军队进攻的炮火引起的。对此可以予以确认的是

A. 巴黎城遭到了战火的破坏

B. 公社有选择地摧毁旧的事物

C. 公社利用火阻挡敌人进攻

D. 大火应由资产阶级政府负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