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正统的、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国家政...

“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正统的、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国家政权形式的革命。它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个集闭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马克思所说 “这次革命”是指(  )

A. 英国“光荣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法国巴黎公社    D. 俄国十月革命

 

C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它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个集闭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这些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描述的情况符合巴黎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特点,故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这是一种资产阶级政体,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这与材料的意思是不符的,故排除A;法国大革命后至巴黎公社前,建立的都不是维护人民利益的政体,故可排除B;马克思死于1883年,他是不可能来评价发生在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故可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边疆学派”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J.特纳认为:“疆界”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它本来就是传统的或近代的、多形态的、观念的、文化的、利益的、移动的、无形的。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近代化历程紧密相连(如下图)。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清朝宗、藩(斜线部分)关系疆界图

19世纪大英帝国(黑色部分)疆界图

请回答: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疆界观与近代化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要求:史论结合、叙述成文、逻辑清楚)

 

查看答案

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是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材料二: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贱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的悲歌。

材料三: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指出1640~1870年间英国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政治、经济条件。

(2)试对材料二马克思论述中的关键词句进行解读(关键词句:①陈腐世界的代表;②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③贱买贱卖的特权;④对联式的悲歌)

(3)如从材料三中三个视角理解鸦片战争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400年之前,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1837年到1897年间(维多利亚女王执政的60年),西方确立了它在全世界的优势地位,便是这一进程的圆满结局。在这4个世纪中,几乎所有的非西方世界,不是沦入西方的统治,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自愿采用成功的西方文明生活方式,从而保持自己的独立。……

此时此刻回顾历史,似乎结局已定。基于西方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历史已臻至一种稳定状态。……确实,整个世界现在已被纳入西方的界限之内,因而才被列入历史范围之中。

——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

(1)19世纪末,已经“臻至一种稳定状态”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2)从“400年前”到19世纪末,现代化进程是如何扩展到全球的?

 

查看答案

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说明了(  )

A. 蒸汽机的使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B.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C. 蒸汽动力成为人类使用的主要动力    D. 蒸汽动力带来了交通运输革命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  )

A. 工厂出现    B. 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C. 化学工业建立    D. 汽车制造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