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纺织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中国历史发展变化的时代特征。 材料一明朝中期之后,...

纺织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中国历史发展变化的时代特征。

材料一明朝中期之后,苏州所属的太仓、嘉定,“比闾以纺织为业,机声轧轧,昼夜不休,贸易惟花布”,松江各地则“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有人描述河南的情况:“中州沃土,半植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徐光启也说:“今北方之吉贝(木棉)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海而鬻诸南,布则泛海而鬻诸北。”

——根据《历史学科专题讲座》摘编

材料二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精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材料三1905年3月(清光绪三十一年二月)宁波商人戴瑞卿在江东建立“和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浙江有名的民族纺织企业。1953年底,企业负责人商议提出公私合营的申请得到批准,和丰纱厂结束了近半个世纪来私人经营的局面,走向新生成为全体人民的企业。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丰纱厂创造了众多优质品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1998年,随着改革的深化,该厂融入宁波维科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逐步成为一家经营群体和骨干职工控股、国有和社会法人参股的股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集团。

——《和丰蝶变——宁波近现代工业文明缩影》摘编

(1)根据材料一,概述明中期之后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从技术积累和社会需求的角度,说明形成上述状况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大致时间。分析张謇在该时间创办大生纱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建国之后“和丰纺织企业”的性质发生过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和丰企业”性质变化的原因。

 

(1)概况:棉纺织业专业化程度提高,苏州等地棉纺织业规模大,商品化程度高,南北方之间棉布价格差异大。 原因:技术积累上,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元代纺织家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 社会需求上,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2)时间:甲午战争之后(或1989年,或19世纪末)。 原因:纱厂创办有利于国计民生;不愿列强获利,“实业救国”;中国原料质量好;甲午战争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商品和劳动力市场有所扩大;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变化:从私人经营的民族工业企业转变为公私合营的公有制企业;又从公有制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股权多元的现代企业集团)。 原因:1953年,党和政府提出社会主义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开始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和丰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 【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概况,据材料一“比闾以纺织为业”“贸易惟花布”得出专业化程度提高,据材料一“所出布匹,日以万计”得出规模大,据材料一“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得出商品化程度高,据材料一“今北方之吉贝(木棉)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得出南北方之间棉布价格差异大,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技术积累角度得出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元代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革新,从社会需求角度得出,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2)第一小问时间,据材料一“通州之设纱厂”“大生纱厂厂约”,结合所学分析得出甲午战争之后;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得出有利于国 计民生,据材料二“亦即为中国利源计”“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得出实业救国,据材料二“通(通州)产之棉,力精丝长,冠绝亚洲”得出中国原料质量好,结合所学得出,甲午战争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商品和劳动力市场有所扩大;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从内因、外因角度回答即可。 (3)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三“1953年底,企业负责人商议提出公私合营的申请得到批准,和丰纱厂结束了近半个世纪来私人经营的局面,走向新生成为全体人民的企业”“”得出从私人经营的民族工业企业转变为公私合营的公有制企业,据材料三“逐步成为一家经营群体和骨干职工控股、国有和社会法人参股的股权多元化的现代企业集团”得出从公有制企业转变为股份制企业,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三“1953年底,企业负责人商议提出公私合营的申请得到批准”结合所学得出,党和政府提出社会主义总路线和一五计划,开始社会主义改造,和丰企业实行公私合营;据材料三“1998年,随着改革的深化”结合所学得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随着社会中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和发展,审美趣味受商品生产、市场价值的制约,供宫廷、贵族、官僚、地主、商人、市民享用的工艺产品呈现出可类比欧洲洛可可式的纤细、繁缛、富丽、艳俗、娇柔做作等风格。下列我国古代的手工艺产品能体现出上述风格的是

珐琅彩双环瓶   青花五彩碗    三星堆青铜礼器  江宁织造局云锦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面临着一道难以突破的边界:在自身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中,分工越细,体系越复杂,代理链越长,管理成本就越高,分工带来的利益也就越低。当管理成本高过分工所带来的收益的时候,分工发展的进程就会终止。这反映了阻碍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分工过细    B. 利益内耗

C. 管理僵化    D. 外部竞争

 

查看答案

官窑即我国古代朝廷设立的烧造陶瓷器物的窑口,其目的主要为最高统治者及贵族日常使用和祭祀之用,以及赏赉外国使节贵宾和用于外销。官窑是由国家政府出资设立和生产,并派专人管理经营的窑口。因为这样做主要是可以

A. 生产足够精美的产品

B. 显示朝廷的威严

C. 保证朝廷有丰厚的财政收入

D. 保证新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查看答案

《太平御览》记载了为诸葛亮造三千口刀(时称“神刀”)的蒲元,他已经能够鉴别取自不同江河的水,由于水质不同具有不同的淬火能力。据此可知当时

A. 淬火工艺只有少部分人掌握

B. 三国时期的手工业实行官营

C. 水质对兵器质量有绝对影响

D. 对淬火冶炼规律有较深认识

 

查看答案

《周礼考工记》载:矢人为矢,缑矢,参分。茀矢,参分一在前,二在后。兵矢、田矢,五分二在前,三在后。杀矢,七分三在前,四在后。参分其长,而杀其一。五分其长,而羽其一。以其笴厚为之羽深。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技术精细,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