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一·黄金》中记载:“洪武八年,金一两当银四两;幼时见万历中...

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一·黄金》中记载:“洪武八年,金一两当银四两;幼时见万历中赤金止七八抉,崇祯(1628-1644)中十换,江左至十三换。”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B. 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C. “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D. 佛事兴盛,导致金价上涨

 

B 【解析】从材料中叙述的内容来看,白银的购买能力逐渐下降。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可以得出,这是西方新航路开辟之后的结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会造成与此相反的结果;D选项与此关系不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需要的第一件东西。”这话表明

A. 对黄金的追求是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因

B. 新航路开辟有利全球黄金开采

C. 非洲、印度、美洲和整个远东有大量黄金

D. 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黄金的需求

 

查看答案

某中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新航路的开辟”,以下认识中,符合整体史观的是

A. 西方列强殖民掠夺之路

B. 世界市场联系之路

C. 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

D. 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之路

 

查看答案

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 殖民扩张

B. 商业革命

C. 价格革命

D. 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在中世纪的时候,欧洲人开始大量购买亚洲的辣椒、丝绸和其他物品。然而,1400年后变得不那么容易买到。”美国历史教科书中这一记述其目的是想论证

A. 欧洲人口的迅速增长

B. 亚洲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 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

D. 亚洲是世界贸易的中心

 

查看答案

在新航路的开辟中,

①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②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③西班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其中

A. 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B. 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C. 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D. 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