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论战,在“要不要推翻清政府”的问题上,革命...

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论战,在要不要推翻清政府的问题上,革命派认为,必须坚决推翻蔑弃我国家权利之异族专制政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满洲去,则中国强。革命派此立论的缺陷在于

A.斗争目标不够明确

B.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C.斗争方式脱离国情

D.忽视国内民族平等

 

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满洲去,则中国强”,可知其把斗争矛头指向了满族,这一做法不正确,有着浓厚的大汉族主义色彩,当时反对的应该是腐朽的清王朝,即满族贵族,而不是所有满族人,此做法忽视了民族平等,所以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 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    B. 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

C. 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    D. 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有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建立统一战线

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A. 阐发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B.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下图是孙中山为黄埔军校题写的训词。孙中山当时主张

A. 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

B. 加快北伐战争的进程

C.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查看答案

1899年孙中山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己,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必能耕者而后援以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一层地主从中朘(剥削)削之,则民可以大苏。”孙中山的主要目的是

A. 抑制土地兼并

B. 废除土地私有制

C. 巩同民国政权

D. 减轻农民负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