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孙中山一辈子崇敬马克思,称他为社会主义的“圣人”,“集几千年人类思想的大成”,但...

孙中山一辈子崇敬马克思,称他为社会主义的“圣人”,“集几千年人类思想的大成”,但是,始终不同意照搬马克思主义,而提倡:“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师马克思之意”指的是

A. 提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B.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革命

C. 主张人民民主主义

D. 节制资本发展民生

 

D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马克思主义, 孙中山主张师其意而不用其法。节制资本发展民生属于新三民主主义的民生主义,是对马克思民生思想的发展,故D正确;A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主张;孙中山主张资产阶级革命,不主张社会主义革命,故B错误;人民民主主义是中共思想主张,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指出:“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绝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这一理论成果

A. 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B. 首次明确了中国社会性质

C. 揭示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D. 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查看答案

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说:“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他们的观点,事实上是主张只要照抄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同志的原话,照抄照搬就行了。要不然,就说这是违反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违反了中央精神。”当时这一讲话的现实意义是

A. 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 有利于打破“右”的思想的禁锢

C. 成为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    D. 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以《大统历》及文绮、陶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从此,琉球接受明廷封赐,派子弟到北京及南京的学校学习,新王继位必请明廷册封,使用明朝皇帝年号。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江西饶州人朱复曾在琉球任重要官职达40 余年。

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多。成化十一年(1475),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明嘉靖后期,倭寇袭扰琉球。琉球“遣兵邀击,大歼之”。 此后,琉球“外御强邻,内修贡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

——据《明史·琉球传》

(1)根据材料,概括琉球与明朝的关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琉球与明朝贸易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