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不同学者对冷战前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有不同的理解。 比...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不同学者对冷战前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有不同的理解。

比较以上两部著作对冷战前后世界格局发展的认知,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的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示例】不同之处:认为影响当代世界格局变迁的主要凶素不同。《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认为当今世界秩序的构建要立足于不同文明间的包容、并存和发展,《世界现当代史》将国际格局的变迁归结为大国或大的力量中心的力量对比变化。 原因分析:从观察世界历史发展的历史观视角分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以文明史观来观察冷战前后的世界局势,《世界现当代史》以整体史观来看待20世纪以来世界局势的发展。不同的认知观反映出不同学者观察历史视角的差异。 (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图片信息从对冷战前后世界格局发展的认知提取任意一个作为论点,如“认为影响当代世界格局变迁的主要因素不同”或者“认为影响当代世界格局变迁的主要特点不同”等;论述依据材料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认为当今世界秩序的构建要立足于不同文明间的包容、并存和发展,《世界现当代史》将国际格局的变迁归结为大国或大的力量中心的力量对比变化进行分析;最后从结论角度进行总结说明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并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农村以小农经济为中心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完全解决严重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大量剩余劳动力转他为比较固定的工商业者,并汹汹涌入城镇。明清时期密如星斗的市镇,聚集了以工商者为主体的大量人口。随着市镇多方面的城市功能的增强,特别是零售商业、铺坊手工业、饮食业和酒楼、茶肆等行业的蜂起,加上大量地主、士绅的迁入,使得市镇行政管理复杂化,官吏队伍迅速壮大。这些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凭藉经济、政治实力,消费水准高得惊人,高档奢侈性消费品的猛增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明清江南商品经济与消费结构关系探析》

材料二长期以来,法国农村普遍的兼业现象使占地过少的农民勉强维生。1847年经济危机导致了农村家庭工业开始衰弱,而1830年以后工业迅速发展也加大了城市的吸引力,于是兼业行为逐渐被向城市移民所取代。从19世纪中期起,大量人口流入城市。在1830~1850年每年约有4~5万人离开农村;1856~1866年每年平均迭13万人。

——整理自《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人口的基本流向,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中法两国人口流向的共同原因和本质区别。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宗羲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父黄尊素,因弹劾魏忠贤而被下狱,受酷刑而死。崇祯元年魏忠贤等已除,天启朝冤案获平反。黄宗羲发愤读书,“愤科拳之学锢人,且建‘续钞堂’于南雷,以承东林之绪”。崇祯十五年,科举名落孙山。追随南明政权抗清失败后返家隐居。清顺活年间,遭清廷三次通缉。期间家祸迭起,弟宗炎两次被捕,几处极刑。顺治十年(1653年),始著书讲学。1663年撰成《明夷待访录》。该书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君和臣的设置,而是从“民本”的立场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主张扩大社会对执政者的监督权力,限制君主权力。这部书受到清朝统治者的查禁,直至清末才重见天日。

——据吴光等《黄宗羲传》等整理

材料二卢梭(1712-1778)出生于一个钟表匠的家庭,先后做过仆人、学徒、商店伙计和抄写员。1762年写成的《社会契约论》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和推翻封建制度的革命民主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它所提倡的民主理论很快风靡西方世界,引发了震惊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深刻地影响了逐步废除欧洲君主绝对权力的运动和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帝国统治、建立民主制度的斗争。

——据肖锋《卢梭传》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成就命运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作为“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其最显著的特征”。这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A. 欧盟

B. 亚太经合组织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77国集团

 

查看答案

1936年,法国政府召集了全国范围内的劳、资、政三方谈判,不仅大幅度地增加了工人的工资,重申工会自由和集体合同的原则,还确立了40小时工作周、带薪休假、企业设立职工代表等制度。这表明法国政府

A. 力图缓解经济危机

B. 旨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 需要缓解财政压力

D. 急需扩大国内国际市场

 

查看答案

1917年,彼得格勒警察局长给内务大臣的报告中说:“总罢工的思想一天一天地获得新的支持者,并像1905年一样流行。”贷产阶级呼吁最高统治者让他们参加政权。这一形势下发生的革命

A.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受《四月提纲》的指导

C. 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 执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