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魏晋时期寺庙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不...

魏晋时期寺庙庄园里的依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不再承担政府的赋役,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还要为佛寺劳作服役。据此可知“佛图户”的大量存在导致了

A. 政府赋役征发受到影响

B. 生产耕作方式的改进

C. 农副业产品逐渐商品化

D. 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A 【解析】材料“他们丧失了原有受政府监管的户籍,世代在庄园里务农,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可知,政府失去了对“佛图户”的户籍控制和赋税的征收,故A正确;根据所学,春秋战国以来,农业的主要生产耕作方式一直是铁犁牛耕,材料并未涉及耕作方式的问题,故B错误;商品化即是农产品有市场交换行为发生,根据材料“把生产的大部分农副产品上交给佛寺的高级僧侣”,并未体现出商品化的信息,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租佃经济形态,依旧是地主与佃户间的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梅尧臣有诗云:既如车轮转,又若川虹饮。能移霖雨功,自致禾苗稔。该诗所描写的工具

A. 用于农田犁耕    B. 借助水力鼓风冶铁

C. 便于交通运输    D. 利用水力灌溉农田

 

查看答案

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中国(    )

A. 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 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 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查看答案

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国相管仲认为“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这种思想

A. 加剧了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

B. 限制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C. 体现了发展农业富国强兵的要求

D. 肯定了封邦建国的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而安定  

B.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

C.耕牛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D.川西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查看答案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