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l世纪,罗马人萌生了有关精神产品所有权的观念。之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l世纪,罗马人萌生了有关精神产品所有权的观念。之后,专利观念和专利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评分标准: (1)论题 等次 答题情况 一等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能够充分挖掘材料的信息,关注时空,提出明确合理的论题 二等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 三等 无论题或论题与题目无关 (2)史实与论证(运用2个与题目相关的具体史实加以论证) 等次 答题情况 一等 能够引用2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二等 能够围绕所定论题,阐述自己的论题;所举史实与论题基本能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 三等 所举史实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论题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 四等 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无史实论证或只有单个史实且无论证。 (3)结论与论题一致,。 示例 论题:专利制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近代法制化的进程。 阐释:17世纪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多次向发明者授予专利权,采取钦赐形式,具有鲜明的人治特征。18世纪后,各国相继颁布专利法,专利制度逐渐形成,体现了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19世纪下半叶开始,各国陆续缔结多种专利条约和协定,从而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结论:所以,专利制度的发展体现了近代法制化的进程。 【解析】由材料“公元l世纪,罗马人萌生了有关精神产品所有权的观念。之后,专利观念和专利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可知材料叙述的是专利观念和专利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可以围绕专利观念、专利制度其一展开论述。论述过程中,要注意史论结合。论点清晰明确,关注时空,提出明确合理的论题。论证过程要注意史料的合理运用。要求能够引用2个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对史实的分析准确,由此推导出的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是从文学领域提倡“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开始的。倡导者呼吁作家应该面向“一般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文学作品“所用的题材就应该是一般人民大众所能懂的而且懂了就快乐的那种事物”。在这种观念的形响下,产生了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纳方言写成的《神曲》。由于文艺复兴的倡导者高举“世俗文学”和“现世艺术”的旗帜,因此,欧洲的民众文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称:“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于我就足够了”。但丁兴奋地高呼:“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摘编自陈小川主编《文艺复兴史纲》等

材料二胡适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曾经有过伟大的昨天,但后来逐渐被封建统治阶级加以僵化和教条,把它引进了死胡同。因此,当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刚一拉开,他就指出:“新思潮的根本意义只是一种新态度,即评判的态度”。孔教的讨论只是要重新估定孔教的价值,文学的评论只是要重新估定旧文学的价值。只有经过这种“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的抉择,才能正确地区分“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他“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所以.胡适在严厉批评正统文言文学是“没有生气”的“死文学”的同时,又高扬民间白话文学,挖掘和梳理出一条有别于正统士大夫文学史的民间“白话文学史”线索。除此之外,新文化运动的先贤们呼吁:“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勿令僵尸枯骨,束缚现在活泼泼地之我”他们还愤怒地指责:“社会最大的罪恶莫过于摧折个人的个性,不使它自由发展。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摘编自胡适《新思潮的意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说明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在影响方面的相同之处。、

 

查看答案

过去的经济全球化依托的是航海,连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现在除了集装箱航运外,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出现则形成了海洋经济和内陆经济打通了的经济全球化。据此判断,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手是

A. 市场

B. 科技

C. 交通

D. 资本

 

查看答案

1945年7月,英国战后第一次大选。工党竞选的主要精力放在社会改革上,除了要对许多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之外,还要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和实行国民医疗保健制。结果艾德礼领导工党出人意料地大胜战争英雄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工党取胜的原因在于其主张

A. 政府运用宏观调控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B. 追随美国推行冷战政策

C. 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维护世界工厂地位

D. 顺应欧洲一体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1932年底,苏联开始实行身份证制度,身份证只发给城市居民,市镇、中心区、新建筑工地、国营农场等地的工人,农村的居民(集体农庄庄员)则拿不到身份证,而没有身份证连一张火车票都买不到,农民被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据此推知,当时苏联

A. 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B. 实物配给制损害了农民利益

C. 行政命令代替计划经济

D. 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做出奉献

 

查看答案

罗马法主张,“家父权”并不触及“公法”。当子成为将军时,可能会指挥其父;成为高级官吏时,需要审判其父亲的案件。查士丁尼《法学阶梯》规定,如果子女有不法行为,父亲可把子女交出以免除自己的责任。这反映出古代罗马

A. 侧重于保护私有财产

B. 法律高于血缘伦理

C. 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D. 压制人的自由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