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变化是什么?
当今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交替”是指事实
A. 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 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过渡
C. 由意识形态的对抗向组织对抗过渡
D. 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过渡
2012年5月19日,法国新总统奥朗德如此评价毛泽东:“曾经有毛泽东这样的政治家,是好是坏历史会有说法。作为一位没怎么出过国的政治家,他在中国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后,在外交领域,他使中国在世界上的存在变得非常卓著。曾经有一段时期,毛泽东毫不畏惧与我们法国对峙并一路走来。”下列事件属于毛泽东时代外交成就的是
①抗美援朝
②日内瓦会议
③万隆会议
④收回香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这段话是在
A. 与尼克松会面时
B. 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 出席万隆会议时
D. 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突破性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1年尼克松总统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我们的关系遇到了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挑战”。尼克松演说所提到的挑战指的是
A. 苏联的威胁
B. 日本和西欧的竞争
C. 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D. 美国的经济滞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