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几千年来,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没有任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几千年来,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没有任何一个文化系统自古以来就是现在这个形象的。发展演变,一般是两条腿走路,一是自身的演进,二是从外界吸收接受。文化发展,就好像一条河流,自源头一路往下滚流,沿途条条小水前来汇合,然后成为滔滔滚滚的大江。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

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历史知识,围绕“人类文化的发展与演变”这一主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示例: 人类文化往往是通过自身演进和从外界吸收这两种途径不断发展的。 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例。自孔予创立儒学之后,一方面,以孟子、苟子、董仲舒,二程、朱熹等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不断继承和发展前代儒家学者的思想完善自身,使儒家思想日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儒家学者也在不断吸收外界思想,包括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以及外来的佛教思想,构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儒学体系。儒家思想由此成为了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再以近代欧洲为例。一方面,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使人文主义得以复兴,并通过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为欧洲社会转型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西方崛起也吸收了亚非拉美的传统文明成果,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的文化发展、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由此可见,文化的发展既要对自身的传统文化加以传承和创新,也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外来的优秀文明成果,方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说明:学生也可选材料中观点的某一方面展开论述,如自身的演进或从外界吸收,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史论结合即可。) 【解析】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在回答时可以进行开放式回答,但要围绕材料中的核心观点——一是自身的演进,二是从外界吸收接受进行论述即可,也可以把这两个观点综合起来进行解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海外贸易的发展,在明代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明代前期,朝廷严禁私人从事海外贸易,朝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唯一合法途径。这种贸易形式在永乐至宣德年间臻于鼎盛,在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下,海外各国纷纷与明廷建立朝贡关系。正统以降,入贡国家日渐减少,朝贡贸易趋于衰微,如自弘治元年(1488)至弘治六年

自广东入贡的海外国家仅占城、暹罗各一次。不过,朝贡贸易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对外贸易的萎缩,与朝贡贸易衰落的同时,私人海外贸易队伍却逐渐壮大起来。在开展贸易的压力下,经过激烈争论,朝廷在隆庆元年(1567)部分解除海禁,一直被视为走私的私人海外贸易取得了合法地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输入中国的商品,以海外各地的特产和香料为主,也有暹罗红纱、番被、嘉文席、交阯绢、西洋布等少量手工业品。从中国输出的商品,有生丝、丝绸、瓷器、铜器、铁器、食品、各种日常用具以及牲畜等,其中尤以生丝、丝织品、瓷器为大宗。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在国内工农业发展的基础上,16、17世纪的英国不仅国内市场繁荣,而且对外贸易也活跃。英国的对外贸易主要以输出呢绒为主,海外扩张的动机也是为呢绒寻找销售地。之后,英国与西欧、北欧的呢绒贸易趋于衰落,而与利凡特—东印度以及北美殖民地的进口贸易却繁荣起来,进口的目的是为了再出口,这种输入与再输出的贸易越来越发达,而呢绒出口贸易逐渐走向衰落(当然,其衰落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贸易转型。英国的贸易转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展的是与利凡特—东印度的贸易,第二阶段发展的是与殖民地

的贸易。对外贸易不仅为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财富,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且使英国人冲出欧洲,走向世界,为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为大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赵秀荣《17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的拓展与转型》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明朝时期和英国16、17世纪海外贸易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时期和英国16、17世纪海外贸易发展对两国的影响。

 

查看答案

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下列属于这一风格的文学作品是

A. 《百年孤独》

B. 《人间喜剧》

C. 《老人与海》

D. 《巴黎圣母院》

 

查看答案

据联合国官网记载,联合国安理会中的否决票数,从1946年到1990年共出现193次,平均每年4次多;从1991年到2016年共有31次,平均每年1次多。这一变化说明联合国安理会

A. 各成员国利益实现了平衡

B. 冷战结束后内部对抗减少

C. 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削弱

D. 国际事务处置权大大增强

 

查看答案

苏共领导人在总结某项政策时说:“我们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励,我们首先激发了人民的普遍政治热情,然后又激发他们的军事热情,我们曾打算用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以及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这项政策是

A. 新经济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斯大林模式

D.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查看答案

历史上美国政府曾经两次宣布美元贬值,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73年,美元贬值10%。美元两度贬值的共同目的是

A. 刺激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B. 拉动内需,刺激国内消费

C. 减少干预,应对经济危机

D. 整顿银行,恢复货币信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