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中期,清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积极保护海外贸易。出现该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
A. 经济结构的差异
B. 中央集权的强弱
C. 思想解放的程度
D. 海军实力的高低
陈天华在《狮子吼》中说:“明末清初有一个大圣人,是孟子以后第一个人,他的学问、他的品行比卢梭还要高几倍,他著的书……虽不及《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括在内”。“他著的书”是
A. 《焚书》
B. 《天下郡国利病书》
C. 《明夷待访录》
D. 《读通鉴论》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发生转型
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D.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著名汉学家白乐日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到宋代已发育成熟,近代中国以前的新因素到宋代已显著呈现,宋代是中国最令西方人神往的朝代。以下可以为其提供依据的是
A.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 “市”打破时空限制
C. 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 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无编制、无定员、无预算,所有的大臣都是兼职面且要亲自跑腿,从法理上看是一个长期存在的临时咨询机构,但是实际上是权力的核心”。该机构是
A. 唐代尚书省
B. 宋代三司使
C. 元代中书省
D. 清代军机处
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
A. 文学艺术的多元
B. 对外交流的频繁
C. 社会经济的繁荣
D. 三教合一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