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把什么东西统统都集中在中央或省市,不给工厂一点权力,一点机动的余地,一点利益,恐怕不妥。”这认识提出的背景是

A. 国民经济调整

B. 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功

C. 三大改造完成

D. 中共八大的胜利召开

 

C 【解析】《论十大关系》发表时间是1956年,当时中国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故C正确;A是1960年开始;B是20世纪30-30年代;D是1956年,均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建国初期,受苏联影响,妇女争当“英雄母亲”,1953年人口普查全国有6亿多人。1956年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中提出,在“生育方面要加以适当节制”。这说明当时

A. 破除了对苏联建设经验的迷信

B. 党和国家对人口增殖的理性思考

C. 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已被抛弃

D. 制定了实施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

 

查看答案

1919年胡适发表文章指出,新思潮的根本意义是“评判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要通过“整理国故”,区分“国粹”与“国渣”,去芜取菁,再造文明。这表明胡适

A. 背离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B. 贯彻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C. 用西方文明改造儒家思想

D. 主张传统文化与时俱进

 

查看答案

1903年,孙中山在给友人的信中指出,欧美国势积重难返,“高者富可敌国,贫者贫无立锥”,这种贫富不均势必会引起大的冲突。因此,他认为,“今日吾国言改革,应为贫富不均计。”这说明,孙中山

A. 意识到社会革命的必要性

B. 主张改革以解决社会问题

C. 将民生问题放在首要位置

D. 以民生主义解决贫富不均

 

查看答案

1901年,在戊皮政变不到三年后,曾经坚决反对和镇压过变法的慈禧太后宣布要实行“新政”,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学习西方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这说明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

A. 挽救民族危亡

B. 推动政治革命

C. 促进西学东渐

D. 引领思想解放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葛兆光指出,从明末清初以来,面对西方文明,中国大体都是坚持在“传统中变”。可1895年以后,在追求富强的心情中,一切却似乎在向省西方式的“现化“转化,出现了“在传统外变”的取向。材料中“在传统外变“指的是

A. 中体西用,自强求富

B. 突破器物,学习制度

C. 以日为师,全盘西化

D. 追求民主,提倡科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