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

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

A. 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 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

C. 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 否定“六经”的权威地位

 

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六经皆我注脚”,结合所学,意指陆九渊“心即理也”,强调内心的作用,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主张“理”在社会的体现是“三纲五常”等级秩序,并不反对儒家的束缚,故B项错误;“心即理也”,并不是强调随意性,而是“良知”,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C项错误;题干意在借用儒家经典的内容,与“本心”处处相通,并非否定经典的地位,故D项错误。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 同 点   理学思想   “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修养论(方法论)   强调“格物致知” (通过外物求”理”)   “心即理”,“致良知” (通过内心的反省)   共 同 点   代表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   内容   ①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②都是儒学的新形式 ③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   影响   ①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②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A. 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

B.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

C. 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

D. 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

 

查看答案

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 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

A. 井田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礼乐制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继承人是腓特烈二世(1740—1786)。腓特烈二世素有实行“开明专制”的美誉,据他说:“君主并非绝对的主人,而只是国家的第一仆佣。”他推崇法国的启蒙思想,自称是伏尔泰的朋友和庇护者。他说自己“论秉性是哲学家,论职责是政治家”,他主张哲学家与君主共同治国,而“治理良好的政府应该有一个体系,其条理性就如同哲学体系一样。”他还爱好音乐,善写诗词,高谈阔论地评论文学,甚至请伏尔泰教他用法文写作。他开办学校,奖励科学,扶助艺术,重视教育,从任何方面看,他都是“开明君主”的典型,因此深得法国哲学家们的赞誉。从治国思想看,他标榜科学与理性,并且表白自己的统治是合乎科学与理性的。他这样做,当然比明目张胆地强调“君权神授”的神学观点要好一些,表明启蒙思想对他的影响,但“开明专制”在本质上仍然是专制主义。

(1)材料认为腓特烈二世是“开明君主”的典型,根据材料,概述其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腓特烈二世实行“开明专制”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货币演变概况表

时间

概况

商周

以贝壳作为主要货币使用,出现青铜材质货币

春秋战国

楚国地区使用蚁鼻钱、黄河流域多用布币、齐燕地区使用刀币和三晋两周地区使用环钱、秦国地区使用圆形方孔钱

黄金为上币,铜钱为半两钱,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主要有三种:半两、三铢、五铢

主要使用开元通宝,钱帛并行

以铜钱为主,出现铁钱和纸币

纸币成为基本流通货币,铜钱已不占有主要的地位,白银的流通量占有相当比例

大力推行纸币——大明宝钞,后来改为钱钞兼用。嘉靖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以称量货币非铸币存在)

大额交易以白银为主,小额交易往往用钱,外来银元多有流通。清末开始铸造银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两条有关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结论,并予以说明。(要求:结

论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以来的早期中国城市,或是国家行政中心、军事中心,或是地方的行政中心。位于城市中心的大多是官府衙门、宗庙祠堂。凡城内居民,都被按社会身份严格统制官府划定的里坊内,分别士庶,不令杂居。城市有特定的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居住区、商业区等。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已有各种类型的建筑,有元老院、议事厅、剧场、俱乐部、画廊、旅店、商场、作坊、体育场等。贫富居民混居在同一街区,即使是很有钱的富户,其住宅外观与贫者住屋也无大异。雅典最出色的建筑群是卫城,是当时的宗教圣地和公共活动的场所。政治首脑居住在市中心附近宽阔的林荫道两侧,不同职业者安排在不同的城市区位中。雅典的外城比雷艾夫斯港商贾云集,是当时地中海地区的国际贸易中心。

——摘编自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

材料二1860年后,天津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就脱颖而出,由一个近畿的府属县城,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城市。近代工业陆续兴起,私人工业也有重要发展。各国租界林立,占地达24700亩,是不受中国管理的“国中之国”。风格迥异的东西方建筑先后出现,其中包括领事馆、工部局、警察署、高级住宅、饭店、洋行、银行、商场、俱乐部、电影院等。

——摘编自唐诗《近代天津开埠与城市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古代雅典城市特点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与中国古代城市相比较,近代天津城市所具有的特点。简析以天津为代表的近代城市的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